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是()
A.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B.采集和狩猎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C.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
【小题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具有()
①平坦的地形 ②肥沃的土壤 ③便利的河水灌溉 ④适宜的气温 ⑤充足的日照 ⑥较的农业人口 ⑦较大的市场需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⑦
【小题3】环境承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农业时期—原始社会
D.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1-04 01:0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类社会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和环境文明时代。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例中甲、乙、丙、丁代表科技、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四种要素,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土地
B.乙——资本
C.丙——劳动力
D.丁——科技
【小题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同类题2
读图中三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先民拜虎为神”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小题2】图乙中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森林遭到破坏
B.自然资源面临枯竭
C.环境污染
D.生物多样性受损
【小题3】图丙中人们行为的目的与下列人们行为的目的一致的是 ( )
A.进行垃圾分类
B.进行伏季休渔
C.建设水土保持林
D.设立自然保护区
同类题3
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变化
B.水源供给
C.土地利用
D.人类活动
同类题4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文字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
①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同类题5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小题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