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属于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提高使用率最佳方式
D.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28 05:5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业最可能是
A.人工草地畜牧业
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
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
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
【小题2】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改变自然带类型
B.保持土壤肥力
C.增大气温日较差
D.增加原生物种
同类题3
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同时产生12.44吨酒糟、0.75吨二氧化碳和0.004吨杂醇油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 )
A.动力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市场导向型工业
【小题2】图示产业联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
③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
④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盆地内大部分为戈壁、沙漠。柴达木盆地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为青海省的发展绘就了蓝图。青海省的盐化工产业较为发达,近年来山东青岛等地把盐化工产业转移到青海省,并建立了从盐水中提取锂,生产匹配手机、电脑的锂电池的工厂。
材料二 下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链局部示意图。
青海省积极接受产业转入,并发展循环经济。评价青海省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条件,并说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同类题5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A.能源产地
B.销售市场
C.原料产地
D.研发基地
【小题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酸雨危害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白色污染”
【小题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四川省
D.山东省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