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盐业管理体制虽几经变迁,但总的基调仍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方式。
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197号令发布《食盐专营办法》。此后,在以专营形式加强食盐管理的同时,工业盐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管理。
食盐专营制度在确保市场合格碘盐供应、提高碘盐覆盖率和食用率、消除碘缺乏病、稳定盐价、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仅用十年时间即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得到广泛赞誉,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价为“世界的典范”和“里程碑式的成就”。
食盐专营制度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市场区域分割,造成流通环节过多,经营效率较低;二是产销矛盾突出,制盐企业与批发企业市场地位不平等;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四是制约了行业的创新发展,专营条件下的专营企业过于依赖专营,创新动力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盐业产销总量、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外市场拓展方面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盐业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够。我国盐业总体呈现产大于销的格局,由于近年来全国盐的总消费和两碱用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减弱,市场需求有限,以致制盐企业开工率明显不足。
(摘编自2017年6月8日《国资报告》,《以自身改革确保“两个安全”》)
材料二:
(图片:《中国盐业杂志》2014年8月25日)
材料三:
2017年1月1日起,盐业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了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按照《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在盐业协会的协助推进下,目前在食盐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食盐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盐业监管体系,形成法律约束,行政监督,行业规范,社会诚信约束与企业诚信自律有机结合的监管格局是当下盐业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编自杨易鑫《盐业改革稳步推进追溯与诚信体系筑牢盐改根基》,中国经济网2018年7月3日)
材料四:
盐改之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多品牌高端食盐涌现市场。对此,中盐集团表示,既要为大众提供质量安全、货源充足、随处可见的基础食盐产品,同时精心打造绿色、环保、具有地标意义的优质食盐,积极研发儿童用盐、孕妇用盐、学生用盐、低钠盐等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提倡“少吃盐,吃好盐”,持续推广科学用盐的理念,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降低居民食盐摄入量。
除了食盐之外,生活用盐也是中盐集团当前重点拓展的领域。目前推出了配合家庭软水机使用的软水盐;还有清洗水果用的果蔬洗涤盐,市场需求很好。
中盐集团还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降低吨盐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向一些产量不能自给的第三世界国家出口原盐;自主研发高端食盐及衍生产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进军海外市场,拓宽我国盐行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我国盐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摘编自沈美《以“市”利导盐业体制改革推动行业形成新格局》,新华网2018年7月1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图1可知,我国盐产品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两碱化工用盐占比最大,达到82.2%,使得盐业生产严重受制于两碱化工行业。 |
B.从材料二图2可知,2010-2013年我国盐进口量持续攀升,且增幅较大,说明国内盐业产能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
C.从材料二图2可知,盐业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盐出口量很小,并且持续徘徊在较低水平,这与盐业专营制度有一定关系。 |
D.从材料二图1可知,我国畜牧盐、出口及其他用盐占比和还未达到2%,表明我国应当拓展消费领域,想方设法让更多的盐产品走向世界。 |
A.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盐业管理体制几经变迁,但总的基调仍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方式,所以2017年1月1日盐业改革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盐业专营制度。 |
B.食盐专营制度利弊各半,其作用是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受到广泛的赞誉;同时稳定了盐价,有效应对了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
C.我国制盐企业开工率明显不足,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盐的总消费和两碱用盐消费增长明显减弱,市场需求有限。 |
D.盐业体制改革实施后,国家全面放开了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极大地调动了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的积极性,国家对食盐无须也无力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