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针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我国政府 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 的是 (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小题2】下列关于“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11 10:04: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温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匀的地区最为理想。其棕桐果肉可榨棕桐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核棕桐果肉出油率高,2007年后的棕桐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引种油棕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
中国某公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投资兴建油核种植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产棕桐油等主要销往我高。
(1)根据油棕生长的气候条件,说明我国棕桐油产量小的原因。
(2) 说明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以及产品主要销往我国国内的原因。
(3) 印尼政府计划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神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列举该计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为尼日利亚木材加工工业、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c 工业分别是
A.木材加工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
B.纺织工业、木材加工工业、食品工业
C.食品工业、木材加工工业、纺织工业
D.木材加工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
【小题2】c 工业的扩展在该地区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水资源短缺
③海水入侵
④土地荒漠化加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3
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即是土地、水、森林等自然事物
B.相对于人类而言,周围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是人类的环境
C.人类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来改造环境
D.全球环境的变化,全是人类不合理的改造自然环境造成的。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
①耕地生产力下降 ②草场退化 ③平均收入减少
A
;B
;C
(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可开发的新能源有
、
等。
(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5点)
同类题5
如图为“环境、资源、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表示( )
A.资源
B.环境
C.人口
D.社会
【小题2】P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生态破坏
D.土壤盐渍化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