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白头叶猴独产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喀斯特石山、土山镶嵌的狭小地带。喀斯特地貌(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的石山且有洞穴和石灰岩季雨林植被分布的区域是白头叶猴栖息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居民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每年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加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淡薄,滥捕猎杀白头叶猴现象时有发生,白头叶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下图示意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
(1)描述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的特征。
(2)分析影响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14 04:0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地风向标注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它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未来一段时间内,甲地的天气变化是( )
A.阴雨转晴,气温降低
B.晴转阴雨,气温升高
C.阴雨转晴,气温升高
D.晴转阴雨,气温降低
【小题3】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
2
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剧水资源短缺
同类题2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本区石油外运的合理方式及其原因
(2)地中海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简要分析原因.
(3)图中A地区的两河流域是最早城市诞生地之一,试从自然角度要素简析其成因。
(4)近年来,图中B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缩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同类题3
下图中,左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监测和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
【小题3】【小题4】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可能导致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洪涝灾害增多
B.草地严重退化,荒漠化面积扩大
C.交通日益完善,城市化水平提高
D.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扩大
同类题4
图7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反映正确的是
①晴天日平均值约1.7 ℃,最大值约3.7 ℃
②阴天日平均值约0.9 ℃,最大值约2.4 ℃
③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④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郊区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洪水到来时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
材料二:尼罗河流域图 材料三:喀土穆气温和降水气候资料图
材料四: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海洋赤潮在自然生态条件下也有可能发生,但发生频率是很低的。调查发现,海洋赤潮几乎都是出现在人口居住较稠密的沿海水域。在关注尼罗河洪水泛滥的同时,人们发现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
(1)指出喀土穆气候资料图中左侧纵坐标和右侧纵坐标及实线曲线和虚线曲线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喀土穆气候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原)苏丹容易受到尼罗河洪水灾害影响的自然原因。
(3)为什么尼罗河泛滥时,地中海赤潮多发?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