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特尔
B.拉采尔
C.魏格纳
D.洪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2 11:46: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同类题2
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②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③人均GDP在3 000~6 000美元时,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
④人均GDP在3 000~6 000美元时,人均电力消耗会有所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将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
③人均电力消耗指数高,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④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3
读下面①②两幅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①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小题2】图②所示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崇拜自然,恐惧依赖
B.改造自然,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C.征服自然,成为主宰
D.人地协调,顺应自然
同类题4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地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采猎时期
B.农业时期
C.工业时期
D.后工业时期
同类题5
《管子·地员》中提到“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齐民要术》中讲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以上思想都主张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B.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C.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
D.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完全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