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均耕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乙地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甲、乙两地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C.甲地油气资源的开发一定会使人口容量不断扩大
D.乙地老工业区改造,人口数量不能超过当前环境人口容量
【小题2】在节能减排、公众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西气东输,乙地发展低能耗工业
B.甲地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乙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甲地采用节水措施,乙地开发无污染能源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处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01 01:0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时提倡多种树种搭配,主要是为了
A.追求森林产品的多样化
B.美化林区环境
C.降低防护林工程成本
D.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小题2】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 )
A.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
B.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发生频率
C.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D.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
同类题3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资源丰富
C.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D.深刻的环境危机
同类题4
据新华社2009年10月27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说,“十一五”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已累计降低13%以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能源资源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我国各行各业节能降耗运动的大力开展,充分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
A.人口战略
B.资源战略
C.环境战略
D.稳定战略
同类题5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理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材料二 下图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l)判断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
(2)判断图所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________,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
(3)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
(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