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们走出祖父的房门,穿过堂屋,走下了天井。觉慧深深地吐了一口气,半嘲笑地说:“我现在才觉得我是自己的主人了。”觉新看了他一眼。他忽然正经地问觉新道:“大哥,究竟怎样办?”

“我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好听爷爷的话:你这几天不出去就是了,”觉新摊开两只手说。

“那怎么行?外面的运动正闹得轰轰烈烈,我怎么能够安静地躲在家里不出去?”他绝望地说,他开始明白事情的严重了。

“这有什么办法呢?既然他老人家要你这样,”觉新平静地说。这些日子来他对于任何大事小事差不多都是以平静的态度处之的。

“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还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觉慧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

“你的性子真急,”觉新并不动气,反而微微地笑起来。

“你为什么向我发脾气?你骂我又有什么用处?”

“我一定要跑出去!我马上就跑出去!看他把我怎样!”觉慧激动地自语道,一面不住地顿脚。

“结果不过是我多挨几顿骂,”觉新回答了一句,他的声音开始变得忧郁了。

觉慧抬起头看了哥哥一眼便不作声了。

“现在我认真跟你说话,”觉新和平地、亲切地安慰觉慧道,“我劝你还是先在家里头住几天不要出去,免得又惹爷爷生气。……你年纪轻,性子急。其实爷爷跟你说什么话,你只要不声不响地听着,让他一个人去说,等他话说够了,气平了,你答应几个‘是’字就走出去,把一切都忘在九霄云外,好像没有听见他说过什么一样。这不更简单吗?你跟他争论,一点好处也没有!”

觉慧不说话了,他抬起头看灰色的天空。他并不同意哥哥的话,但是他不想再跟哥哥辩论了。哥哥也有道理:本来没有好处的事是不必费力去做的。但是一个年轻人的心能够永远给拘束在利害的打算里面吗?在这一点哥哥似乎并不了解他。

他望着天空中飞驰的几片乌云,几种矛盾的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斗争。但是最后他决定了。他温和地对觉新说:“我决定这几天不出去。不过我并不是听爷爷的吩咐,这只是为了免得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

觉新的脸上现出了欣慰的颜色。他满意地微笑道:“多谢你。其实你要出去,我也无法管你,我每天要到公司办事,今天自己有事情回来得早,恰好就遇到你这件事情。……其实凭良心讲,爷爷不要你出去,还是为你好。”

“我也晓得,”觉慧不假思索地答道,其实他自己并不知道在说什么。他痴痴地立在天井里,看着觉新走开了。一个人没精打采地走到花盆旁边。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上,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

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但是过了一些时候,他又忧郁起来,因为他明白自己现在不能够出去参加学生运动了。

“矛盾,矛盾……”他口里不住地念着,他知道不仅祖父是矛盾的,不仅大哥是矛盾的,现在连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了。

(摘自《家》第九章,有删改)

(注):觉慧参与学生运动,被爷爷知道了,爷爷要觉新管教弟弟,故事便从这开始。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面的学生运动正在进行,而觉慧却不被允许出去,他很苦闷,很想得到哥哥的支持,然而,觉新却要他这些天待在家里不要出去。
B.文中写“灰色的天空”“几片乌云”,表面写阴沉黑暗的天气,实则有象征意味,暗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压抑的社会环境。
C.听了觉新的话“你跟他争论,一点好处也没有”,所以觉慧不说话了,也想通了,便答应哥哥说自己“这几天不出去”。
D.矛盾冲突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选文的主要矛盾是觉慧与祖父的矛盾,他们的矛盾代表着进步思想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家长制的矛盾。
【小题2】选文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选文分析觉新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选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5 10:4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下面是对《包身工》一文中几个句子的解说,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A.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这里的“饲养”一词,贬词褒用,反映了在旧社会中国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残酷剥削和重重压迫以及饥馑灾荒,使广大穷苦农民无力对自己亲生子女给予应有的抚养的悲惨景况,读来令人心酸。
B.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
——这句中的“爱”褒词贬用,揭露了这伙带工老板们为了榨取包身工的血汗而不择手段,丧尽天良的豺狼本性和蛇蝎心肠。
C.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戒方法。
——这句中的“合理”,褒词贬用。对包身工折腾的残酷程度是一样的,而所谓的“合理”,就是说让包身工顶皮带盘心子比直接殴打包身工,对于“拿摩温”更省力而已。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市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慈祥”是褒词贬用,借以说明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苛刻与残忍。“佳肴”一词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因为这烂菜叶对包身工来说就是最美味的食物,反衬出包身工生活的粗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鸣风自述心曲
巴金
夜死了.黑暗统治着这所大公馆。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连屋角里也似乎有极其低微的哭泣。欢乐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是悲泣的时候了.
十六岁的婢女鸣凤坐在床沿上,痴痂地望着灯花……“我在这儿过了七年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它近来常常折磨她.七年也是一个长时期呢!她常常奇怪这七年的生活竟然这样平淡地过去了.虽然其间流了不少的眼泪,吃了不少的打骂,但毕竟是很平常的。流眼泪和吃打骂已经成了她的平凡生活里的点缀.她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事,虽然自己不见得就愿意它来,但是来了也只好忍受.她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自己到这个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罢.这便是她的简单的信仰,而且别人告诉她的也正是如此.
可是在她的心里另外有一种东西在作怪.她自己也不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但是它开始活动起来了.它给她煽起了一种渴望.
“我在这儿过了七年了,看看就要翻过八个年头罗!”她突然感觉到这种生存的单调,心里有点难过,像那些与她同类的少女一样,开始悲叹起自己的命运来.“大小姐在的时候,常常跟我谈起归宿,不晓得我将来的归宿在哪儿?”她的眼前现出了一片茫茫的荒野,看不见一个光明的去处.一张熟面孔在她的眼前晃动着.“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她教我明白许多事情,又教我读书认字.她现在死了.真可怜。好人活不长!”她自言自语,说到这里,泪水湿了她的眼睛.
“命啊,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她拿这样的话安慰自己,甚至在想到吃打骂的时候.她又
想着:“假使我的命跟小姐们的一样多好!”于是她就沉溺在幻想里,想象着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
享受父母的宠爱,受到少爷们的崇拜.后来一个俊美的少爷来,把她接了去,她在他的家里过着
幸福的生活.
“没有的事,真是痴想,”她微笑道,似乎在责备自己.“我的归宿绝不是那样!”她想到这里,便又收敛了笑容.她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归宿绝不会是那样.事实会是:她到了相当的年纪,太太对她说:“你的事情做够了.”一乘小轿子把她抬了出去,让她嫁给太太所选定的、她自己并不认识的一个男人,也许还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于是她在那个人的家里贫苦地生活下去,给他做事,给他生小孩,或者甚至在十几二十天以后又回到原来的公馆里伺候旧主人,所不同的是那个时候她可以得到一点工钱而且不至于常常挨骂.“五太太房里的喜儿不就是这样的吗?”她想道.
“真是可怕得很,这样的归宿不是跟没有归宿一样吗?”她想到她的前途,不觉打了一个冷噤.她记得自从喜儿嫁后回来辫子改成了发髻以后,她常看见喜儿一个人躲在花园里面垂泪……   “还不如像大小姐那样死了好!”她悲苦地叹道.周围的黑暗向她包围过来.灯光因了灯花增大而变得更微弱了……黑暗中隐约现出许多狞笑的脸.这些脸向她逼近.有的还变成了怒容,张口向她骂着.她畏怯地用手遮住眼睛,又坐了下去.
风开始在外面怒吼,猛烈地摇撼着窗户,把窗格上糊的纸吹打得凄惨地叫.寒气透过了糊窗纸。屋里骤然冷起来.灯光也在颤抖了.一股寒气从衣袖里侵到她的身上.她又打了一个冷噤,便放下手,又向周围望了一下.
“哼,你不要拿四太太的招牌吓人!”何嫂忽然在对面床上说了一句话。鸣凤吃了一惊,伸起头望了一眼。何嫂翻了一个身.把脸掉向里面,又不响了.
“年纪也不小了.日后不晓得到底有什么样的归宿?”她想到这里又悲叹起来.忽然一个年轻男人的面颜在她眼前出现了。他似乎在望着她笑。她明白他是谁.她的心灵马上开展了.一线希望温暖了她的心.她盼望着他向她伸出手.她想也许他会把她从这种生活里拯救出来.但是这张脸却渐渐地向空中升上去,愈升愈高,一下子就不见了.她带着梦幻的眼睛望着那个满是灰尘的屋顶。
一股寒气打击她的敞开的胸膛,把她从梦幻的境地中带了回来.她揉着眼睛,悲叹地说:“不
过是一场梦罢了.”她恋恋不舍地又望了望四周,然后脱去棉裤,又把衣服脱了压在被上,很快
地钻进被窝里去了。
这时候什么都没有了,两个大字不住地在她的脑子里打转,这就是大小姐生前常常向她说起
的“薄命”.
这两个字不住地鞭打她的心,她在被窝里哭起来.声音很低.她害怕惊醒别人.灯光又渐渐
地黯淡下去.风在外面高声叹息.
(选自巴金《家》(第四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便是她的简单的信仰,而且别人告诉她的也正是如此”,可以看出鸣凤的“认命”性格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形成的,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B.逆来顺受中度过七年,生活中,打骂已成为一部分,“命啊!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是她常常自我安慰的话,充分体现出了她的顺受性格。
C.“她揉着眼睛,悲叹地说:‘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她恋恋不舍地又望了望四周”。她虽然知道这种爱情不可能实现,但她心里又总带着一丝期盼,体现了她的虚荣心。
D.鸣凤,“凤”是“凤凰”,表明她美丽、天真、善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能够牺牲一切;“鸣”,悲鸣,哀鸣,暗示她的命运十分凄惨,象征着身为一个奴婢对封建奴佣制度的血泪控诉。
【小题2】请概述鸣风自述心曲的心路历程。
【小题3】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做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