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竭泽而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6 11:0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和谐性原则
同类题2
地处我国云南哀牢山上的哈尼梯田是中国原生题田的杰出代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哀牢山的哈尼梯田,水稻种植一般一年一熟,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
B.热量
C.技术
D.水源
【小题2】当地的水稻种植至今不施用化肥,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同类题3
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平观念的是( )
A.荷兰围海造田
B.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限产
C.非洲国家进口粮食弥补口粮不足
D.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大量进口木材
同类题4
【小题1】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参与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
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中国古代就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如“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段古语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