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轮廓图及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秸秆主要来自( )
A.小麦、大豆
B.水稻、大豆
C.玉米、水稻
D.玉米、甜菜
【小题2】该地区秸秆还田的合理方式是( )
A.建沼气池,沼渣还田
B.能源化、饲料化后还田
C.就地焚烧或直接还田
D.机械粉碎或堆沤后还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1 06:4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日本各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其中滋贺县爱东町的农业循环经济最为典型。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爱东町循环经济的主导产业为
A.林业生产
B.畜牧养殖
C.种植业
D.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
【小题2】爱东町循环经济的发展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改善了生态环境
C.加大了资源消耗总量
D.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茶园目前普遍存在农药残留超标、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生态茶园的建设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铁观音原产地的生态茶园。铁观音茶树属于喜阴植物、喜湿怕涝、好酸喜肥。茶园一般在一年中的春、夏、秋季采茶三次,受气候影响,春茶、秋茶较嫩,品质和价格比伏(夏)茶高,香椿树是喜光、深根系的落叶乔木,生长速度较快。我国南方某铁观音茶园正在开展“伏季休茶”“套种椿树”等生态恢复措施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
(1)说明该茶园适宜茶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茶园中伏茶品质较差的原因。
(3)分析“伏季休茶”能提高茶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4)说明茶树间“套种椿树”对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的主要作用。
同类题3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优化原则
【小题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同类题4
2017 年 2 月 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到创建“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就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该发展模式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是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的创新突破。下图为田园综合体的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田园综合体促进乡村促进经济发展不包括
A.绿色农产品
B.房地产开发
C.休闲旅游
D.金融、交通服务业
【小题2】该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①经济可持续 ②城乡可持续 ③社会可持续 ④生态可持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5
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农田里就会出现“狼烟四起”的现象,不少地方的村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秸秆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宝贵资源,加强其综合利用,既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直接的生态效益。下图为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村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秸秆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小题2】在图示四种秸秆利用方式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最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