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友好”理念的是 (    )
①积极购买小汽车,以提高工作效率
②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
③建筑高层楼房和城市地铁,节约土地
④由工业末端治理变为污染源头控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
A.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B.少投入、少产出
C.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D.多投入,多产出
【小题3】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
D.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16 09:10: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材料二 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国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1)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生态破坏,二是 (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水质型缺水
(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农村工业污染蔓延和(   )
A.农业自身污染 B.化肥污染 C.农药污染 D.畜禽粪便污染
(3)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
(4)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薄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
(5)张俐娜教授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