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原三先生传
(明)傅山
太原缙绅先生,如山所亲见,则献明王先生嘉言,虚舟钱先生文蔚,皆非近代所易有。王先生昆仲八人,先生长,诸弟称之为老大。真朴懒简,好道,求烧炼之法,老而不厌.。游宦二十余年,贫不任办美衣精食,然亦性不屑为此。时有宦途人所馈书仪者,诸弟遇之辄拿去,不令至老大手,遥语老大是某人馈者,我适急用,老大写报书与之,我荷去了也。老大笑而.颔之曰:“荷去,荷去!”如此其常。
山生平不登宦人之堂,敬先生风,以.事拜先生。先生所居大房在桥头,庭堂窗户不能得纸,风呜呜然。陈生谧言曰:过先生棋索卓子卓子残毁不稳唤小厮不来自起绕地寻支高木瓦支之定对弈。食时,中出小米饭二碗。黄咸菜二碟。对谧云:“客待食则食些。我盖不敢让。”谧亦颇怪.之,何遽尔尔。及看先生食甚香美不介意,以是信先生之贫之真。尝守西安,嫌郡之烦剧。苦求调,简得宝庆。喜曰:“是中出丹砂。”未任,察罢。
傅山曰:王先生晋人也。今之人何足以知之。貌朴厚而高眉秀目,须冉冉,得风如古道士。
钱先生与王先生丁酉同举于乡,以广文复令百泉,二年余归。归之日,即焚冠带,制棺木,敛衣备而藏之,曰:“吾事了矣。从今以去,无一事可萦吾怀。”围棋茶酒,吟风弄月,寻花访竹。入夏,则.三月不见客。读书抄书,时时有诗。所得佳句,率粗健淡,极似老杜口占诸奇句。七十以后,益老益健,益率益淡。
傅山曰:先生癖洁,以县令居家,而见任诸地方有司,乃.不知有先生,奇哉!山数数造,先生语山前辈人行事。先生语声极高,竟日夜不渐低,不能饮而饮兴豪。噭笑胜后生。忆戊寅正月,先生治.具,邀山辈集崇善寺,坐过半夜矣,先生神益旺,次日有诗示.山辈曰:“谁谓钱生老,犹然一酒狂。”晚年自号虚舟老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烧炼之法,老而不厌.  厌:满足
B.谧亦颇怪之     怪:感到奇怪
C.忆戊寅正月,先生治具    治:置办
D.次日有诗示山辈曰 示:指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老大笑而颔之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敬先生风,以事拜先生  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入夏,则三月不见客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乃不知有先生,奇哉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嘉言在外做官二十多年,无积蓄不置办美衣美食,同僚们送来的钱物,别人拿走也丝毫不介意。在西安为官时,厌恶官场的繁重,主动要求去偏远的宝庆。居家时,以棋为乐,吃住简单。
B.钱文蔚归隐后常下棋饮酒,观花赏竹,多读书赋诗,能够写出极似杜甫风格的诗作;七十多了身体却很健康,与人集会,坐至半夜不疲倦,他酒量不高但酒兴高,笑声爽朗胜过年轻人。
C.本文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生活的清贫与对仕途的淡漠和决绝;而他们所倾心的都是围棋、读书、等。他们都能超脱名缰利锁的羁绊,都是甘于物质贫困而享受精神富足的人。
D.本文在傅文中属“史传类”,它在质朴自然、平实深沉的风格中,显示着一种亦庄亦谐、亦雅亦谑的笔调,突现出当时知识分子层的某一情状,并折射出现世的某些势态。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过 先 生 棋 索 卓 子 卓 子 残 毁 不 稳 唤 小 厮 不 来 自 起 绕 地 寻 支 高 木 瓦 支 之 定 对 弈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遥语老大是某人馈者,我适急用,老大写报书与之,我荷去了也。
(2)山数数造,先生语山前辈人行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22 06: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攢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熏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外崇峰复嶂,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霄,森列门内   干:冲
C.寺长老出迎客,坐后堂 延:延请
D.褰裳援萝,苍莽中   履:鞋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耆英少俊,序齿行 下江陵,顺流东也
B.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 用亡郑以陪邻
C.众兴未尽,席地坐   夫夷近,则游者众
D.分韵赋诗者久 又以悲夫古书不存
【小题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之。其或权位渐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

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 矫强:勉强
B.而世遂以全节之  归:归附
C.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    奇节:奇特的节操
D.犹或不免于室人交 谪:指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前有所慕于进后有所惧于罪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其或权位渐极 醉则更相枕
C.若人也,而今若是     屈原放逐,赋《离骚》
D.而奚俟乎余言耶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对其选择为廉与不廉都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今天立德树人,反腐倡廉,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B.“今之廉者”前“有所慕”,后“有所惧”,故不得不矫强为廉,以清廉的面目示人,一旦极度尊荣或极度困顿,就不再惧罪也不再进取而敢于犯罪了。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D.本文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来说理,既有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对比,也有古今廉者不同心态的对比。还用郭文麓妻子的简朴生活来正面衬托他的廉洁自律。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 之 所 谓 廉 者 必 始 于 不 见 可 欲 不 见 可 欲 故 其 奉 于 身 者 薄 奉 于 身 者 薄 故 其 资 于 物 者 轻 虽 其 一 无 所 慕 与 无 所 惧 而 未 尝 不 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
(2)郭侯治吾常,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天怒
(明)江盈科
①天意之怒,见于候兆,惟心乎畏天者,自能测之;毋犯其怒,而能自必其命,余盖验诸舟人已。辛酉之夏,舟过丰城,日亭午,天色光莹,万里一碧,然甚暄热,偶西北有黑云起,初如盖,渐蔓衍铺叙如絮。舟子谓余曰:“宜泊舟。”余曰:“晴霁无风,奈何泊?彼前舟鱼贯,橹者桨者皆弗泊也,而奚泊?”舟子曰:“恶风至矣,不泊,且覆。”遂维舟于岸,首尾皆植桩焉。余乃携一童子登岸,颇舒挛缩,少憩卖浆家。俄而震风大作,屋瓦群飞如蝶,俯视江心,白涛山立,高十余丈,前舟覆者凡十余艘,人从波中出没,如惊凫乱鸭,死者十六;而余舟独完,浪亦翔入舟口,行李俱湿。乃取酒犒舟人,曰:“非汝早见,将江鱼腹中又葬楚人骨矣。然汝何以知天且风?”舟子曰:“天气怒,应有怒风。我辈江行久,故能测。测其且怒,畏焉而谨避之,庶不及覆。公非江湖人,安测?彼前舟者非必不测,盖直以为不足畏,恃焉,而及于溺,可怪也已。”
②嗟夫,天下犹大舟也,天下之人无贵贱,无老弱,无贤愚,皆同舟之人也,而倚一人为舟师。数年以来,天怒叠见,彗出矣,地震矣,山移矣,水血矣,铁星陨矣,木象生矣,两宫三殿灾矣,太庙古树雷且火矣。乃岩廊之上恬不为畏,岂其聪明越世,仰视甚怒之天而不能测耶?测则何容泄泄若是耶?余盖忧焉,恐向者处丰城之小舟而完,今处天下之大舟而覆。《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今日之势,何可不亟图也?
(选自《雪涛小说》)
(注)①江盈科: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重要成员之一。②凫:fú,又叫野鸭、鹜,生长在江河湖泊中。③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于候兆(_____________)  (2)而能自其命 (_____________)
(3)不及覆(_____________)  (4)乃岩廊之上不为畏(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用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而余舟独B.然汝何以知天下且
C.两宫三殿D.太庙古树且火矣
【小题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4】在舟子看来,“前舟者”的问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作者以大舟类比天下,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请结合原文对此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