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经帮助贾宝玉代题一首诗《杏帘在望》。诗中“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勾勒出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
B.《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他杀吕伯奢,杀杨修,杀华佗,杀粮官,为人虚伪,奸诈多疑。
C.《高老头》中的伏脱冷外号“冷面佛”,阴沉冷静,狡猾世故,他是潜逃的苦役犯,是个尚未得势的凶狠的掠夺者。
D.《巴黎圣母院》是德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品。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10-21 05:05: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B.群英会上周瑜巧设反间计。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佯装酒醉酣睡,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的情节给蒋干看,使蒋干对书信内容信以为真。(《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C.诸葛亮随鲁肃来到东吴,面对张昭等群儒的挑衅问难,诸葛亮以刘备的大仁大义,苏秦、张仪的匡扶人国之谋,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有君子小人之别等予以驳斥。诸葛亮还用激将法,使孙权同意联合抗曹。(《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D.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着一队士兵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将所穿的红袍丢弃,后来又割断长胡子,最后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赶来拦住马超,曹操才得以脱身。(《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
E.曹操与袁术大战时,由于粮食不足,仓官建议改用小斛分发军粮,权且救一时之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军中纷说曹操欺骗士兵,士兵们嗟怨不已。于是曹操当机立断,令刀斧手将仓官斩首示众,军心终于稳定下来。(《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同类题4

下面有关文学名著的叙述或分析错误的的一项是()。
A.《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主次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围绕争取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宝、黛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展开情节,以宝、黛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惨结局而告终。《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B.《水浒传》中宋江(及时雨):仗义疏财,济弱扶贫,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花和尚):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李逵(黑旋风):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C.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入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三国演义》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