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简述“官渡之战”(100字左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5:2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请写出一个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的名称,并对该故事中诸葛亮表现出的智慧加以点评,50字左右。
同类题2
周瑜的每次“笑”的不同原因及反映的思想性格特征:
①……笑谓诸将曰(___)
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___)
③瑜笑而挽其臂(___)
④大笑畅饮(___)
⑤佯醉大笑曰(___)
⑥言罢大笑(___)
这三次“笑”,三次“大笑”,表示周瑜胸有成竹,潇洒自信。
同类题3
下列对《三国演义》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忠臣的样板,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生忠于蜀汉,刘备死后,竭忠尽智辅助后主,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赤壁之战,曹操狼狈逃命的过程中,有生动的“三笑”场面。这“三笑”既表现了曹操的顽强自负,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
C.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论的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
D.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身亡,刘备因兄弟之义,兴兵报仇,致使孙、刘联盟破裂,将兄弟之私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导致了蜀汉的衰微。
同类题4
简答题(任选一题)
(l)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明嘱曰:“望于敬在公瑾面前勿失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嫉妒。又要寻事害亮。”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公瑾后来“寻事害亮”,又指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六十一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吓他们玩的,悄俏的愉了太太的来了……”
宝玉“应起来”的是什么事?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应下来?请简述相关情节。
同类题5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董卓到长安后更加骄横,自号“尚父”,自比为周武王时吕望,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的作为,想利用府中歌伎貂婵采用连环计刺杀董卓。
B.吴蜀联盟关系濒临破裂,孙权派家将周善前往荆州骗回孙夫人和阿斗,被赵云和张飞发现,二人联手,一起跳上船去夺回了阿斗。
C.《三国演义》写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后曾表示要投降曹操,共谋大事,曹操犹豫,刘备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一语坚定了曹操杀死吕布的念头。
D.曹操兴师西征,张鲁投降,汉中皆平,还收的一员大将庞德,曹操于是“得陇望蜀”用主簿司马懿之议进逼四川,速攻刘备。
E.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演义”即“敷演义理”,演绎历史。是罗贯中以“七分据实,三分虚构”的做法,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加工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