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简答题。
(1)《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词句咏的何物?作者是谁?她有什么性格特点?
(2)《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06 12:04: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简答题
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将计就计三气周瑜,请概括其中一个故事的相关情节。
⑵《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同类题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司马昭收川后,封为晋王,正欲篡位,突然中风而死。其子司马炎在贾充和裴秀的协助下,逼迫魏主曹奂重修受禅坛,退位禅让。
B.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曹操五十多员大将。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C.司马懿夺取街亭后,直逼西城。时孔明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全部运粮草去了,此种情形下,诸葛亮以空城计巧妙退敌。
D.刘备被赵云所救,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幸亏得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引领,才得以从生门逃脱。
E.诸葛亮病危,禳星祈寿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蒋琬,并推荐姜维、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
同类题3
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他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据说其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
B.《三国演义》描写了自黄巾起义至东晋末年的近百年历史,集中描绘了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C.《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经典之篇,其后的《隋唐演义》则吸取了两者的创作笔法又有一些新意。
D.《三国演义》塑造了“三绝”的人物形象,但是在艺术方面也有不足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中,为突出某一性格的特点而写得太过。
同类题4
下面有关《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内容的说法,
不正确的两项
是
A.《三国演义》中面对曹操一意孤行伐刘备、刘表之举,荀彧从大局考虑劝阻无效后哀叹:“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
B.《红楼梦》中黛玉在怡红院门前吃“闭门羹”误会宝玉,次日又勾起伤春愁思,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写下《葬花词》,令人动容。
C.《红楼梦》中宝玉看到蔷薇架下龄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宝玉淋雨回家因开门稍慢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D.《三国演义》中姜维教马遵将本部军马,分为四支:自引一军伏于城东,如蜀兵到则截之;太守与梁虔、尹赏各引一军城外埋伏。梁绪率百姓在城上守御。
E.《红楼梦》中两则谜语:“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和“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分别是爆竹和海灯。
同类题5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望梅止渴、虎踞龙蟠、刮目相看、乐不思蜀、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皆出自《三国演义》。
B.《三国演义》写刘备在赤壁之战前撤退时,虽形势危急,仍不肯抛弃跟随他而行的十几万百姓,这也是刘备得民心的重要原因。
C.《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刘备家后园桃园结义之后,一直亲如手足,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
D.《三国演义》写官渡一战,曹操大战袁绍,初大败,后守官渡月余,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曹操欲弃官渡退回许昌,是郭嘉建议他继续留守官渡,相机而动。
E. 《三国演义》中写官渡一战,袁绍大败,后悔未听田丰之言,沮授诬陷他说:“丰在狱中闻主公之败,抚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所料!”袁绍因而怒杀田丰。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