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后人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关羽因何“行千里”?又如何“出五关”?请简述相关情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5:26: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后,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氾水等五座关口,连斩孔秀、孟坦、夏侯惇等六员大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最终和刘备相会。
B.《头发的故事》是通过N先生与“我”的对话——实际上几乎通篇是N先生的独白——理性地总结了辫子在中国历史上及其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弊病。
C.《哈姆雷特》第三幕中,波洛涅斯察觉到哈姆雷特可能是装疯,而他认为“人物的疯狂是不能听其自然的”,所以建议克劳迪斯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再处死他。
D.《茶馆》第三幕中,三位主要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在暮年相遇,他们一起撒纸钱,为自己,也为旧时代送丧;而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参加了八路军,王利发被逼得走投无路,把儿子、媳妇、孙女送走去投奔康大力。
E. 在《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在与大海的斗争中有力量、勇气和喜悦,也产生了孤独、困顿和疲惫,透露了难以摆脱失败命运的无奈情绪。
同类题2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在短篇小说《边城》里,构建了一个与现代文明迥然不同的湘西世界。
B.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作品是明代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清代的《西游记》《红楼梦》。
C.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繁漪、觉慧、傩送分别是曹禺《日出》、巴金《家》、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
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同类题3
下面有关文学名著的叙述或分析错误的的一项是()。
A.《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主次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围绕争取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宝、黛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展开情节,以宝、黛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惨结局而告终。《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B.《水浒传》中宋江(及时雨):仗义疏财,济弱扶贫,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花和尚):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李逵(黑旋风):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C.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入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三国演义》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同类题4
下列各项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
不正确
的两项是()()
A.马岱前来报信说叔父马腾及马超的两个弟弟遇害,于是马超和西凉太守韩遂联合出击伐曹。潼关一战,马超勇冠三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甚为狼狈。(第58回)
B.关羽自荐请斩华雄,然而袁绍、袁术轻贱其为马弓手,但刘备深知云长甚为勇谋,并极力推荐,以酒相敬。(第5回)
C.曹操出战徐州,吕布乘兖州空虚突袭,曹操回护兖州,几乎败走。大难时,幸得典韦来救。(第11回)
D.虽然陈琳在檄文中骂了曹操一身冷汗,然曹操不计前嫌,仍委之于重任,只因一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可知其为文为人不能一概而论。(第32回)
E.周瑜引众将到山顶,忽见曹军寨中央黄旗被风吹到,笑此乃不祥之兆。这时一阵风吹来,刮起旗角从周瑜脸上拂过,更令周瑜踌躇满志。(第48回)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苏轼《赤壁赋》中“七月既望”,就是农历七月十六那一天。
B.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和孔明的“智绝”。
C.《边城》中,翠翠随祖父进城看赛龙舟,祖父被人拉去喝酒,天晚了还没来接她。二老傩送要翠翠到他家里去等爷爷来找她,翠翠误会了他的好意,出口骂了他,傩送只好连夜亲自送翠翠回家。这件小事搅动了翠翠平静的心。
D.《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主人公的冒险经历非常曲折,游侠行为非常滑稽,折射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生活画面,揭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