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简答题。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这是何人所说?在何时说过这段话?经过怎样?请简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5-03-26 03:4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
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怎样?可以看出两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
同类题2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探春发起诗社活动,众人都起了别号雅称,黛玉是“潇湘妃子”,探春是“秋 爽居士”,宝钗是“蘅芜君”,李纨是“稻香老农”。众人作的海棠诗,李纨评定黛玉当居第一。
B.《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军队对垒,因兵弱粮少,欲回许昌。在谋士荀彧 的建议下坚守官渡,并依其火烧乌巢之计,大败袁军。
C.《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丫鬟金钏投井一事而自悔,独在屋中垂泪,宝钗见状连忙劝 慰她,并拿出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给金钏做装裹用。
D.《三国演义》中,公孙瓒为文丑所追,一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刺文丑,救下公孙瓒。 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正是赵云。
E.《红楼梦》中,平儿心地善良,处事得体慎重。她知晓丫环坠儿偷了虾须镯,但为了顾 全宝玉的面子,没有将此事告诉王熙凤。
同类题3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遇吕伯奢,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B.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又绝自己部队的后路,曹军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袁绍再次退回冀州。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而亡。
C.孔明与周瑜一方面商议联合抗曹,另一方面又相互斗智,周瑜欲害孔明、刘备,均没有成功。曹操见周瑜夜窥水寨,便召集部下商量对策。得知蒋干是周瑜的同窗,便逼迫他往江东当说客。
D.周瑜应孙权之召到柴桑,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铜雀台赋》,智激周瑜。周瑜在孙权面前,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于是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曹。
E.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师伐魏,打算割陇西小麦充作军粮。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装神弄鬼,迷惑魏军,吓得魏军军心大乱。诸葛亮乘机偷割了陇上的小麦。李严怕诸葛亮立功,谎称吴兵入侵,孔明急忙撤兵。张郃引兵追赶,被孔明设计射死于木门道。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省悟,即唤庞德至阶下,令纳下先锋印。德大惊曰:“某正欲与大王出力,何故不肯见用?” (第74回)
曹操为何不让庞德担任先锋?庞德后来如何“与大王出力”?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同类题5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00个字。
(1)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精彩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红楼梦》《边城》。你将会推荐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概括推荐的章节或片段的内容,并简述推荐理由。
(2)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文学形象,并陈述理由。(提示:请结合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与其有关的情节,写出喜欢的原因)
①《边城》 ②《红楼梦》 ③《三国演义》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