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丘崇字宗卿,江阴军人。隆兴元年进士,为建康府观察推官。迁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捍海堰废且百年,成潮岁大入,坏并海田,苏、湖皆被其害。崇至海口,访遗址已沦没,乃奏创筑,三月堰成,三州舄卤复为良田。除直秘阁,入奏内殿,因论楮币折阅,请公私出内,并以钱会各半为定法。诏行其言,天下便之。召除户部郎中,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金历九月晦与《统天历》不合崇接使者以恩意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金使初难之,卒屈服。光宗即位,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崇素以吴氏世掌兵为虑,奏曰:“臣入蜀后,吴挺脱至死亡,兵权不可复付其子。臣请得便宜抚定诸军,以俟朝命。”挺死,崇即奏:“乞选他将代之,挺长子曦勿令奔丧,起复知和州。”朝廷命张诏代挺,遂革世将之患。其后,韩侂胄复以兵权付曦,曦叛,识者乃服崇先见。韩侂胄招以见,出奏疏几二千言示崇,盖北伐议也,知崇平日主复仇,冀可与共功名。崇曰:“中原沦陷且百年,在我固不可一日而忘也,然兵交胜负未可知。此必有夸诞贪进之人,攘臂以侥幸万一,宜亟斥绝,不然必误国矣。”升刑部尚书、江淮宣抚使。金人拥众自涡口犯淮南,或劝崇弃庐、和州为守江计,崇日:“弃淮则与敌共长江之险矣。吾当与淮南俱存亡。”益增兵为防。侂胄诛,改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淮南运司招辑边民二万,月廪不继,公肆剽劫,崇乃随所屯,分隶守臣节制。其西路则拣刺为御前武定军,以三万人为额,分为六军,余汰归农,自是月省钱二十八万缗,米三万四千石。武定既成军伍,淮西赖其力。以病丐归,拜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忠定。
(节选自《宋史·丘崇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金/历九月晦/与《统天历》不合/崇接使者以恩意/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
B.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金/历九月晦/与《统天历》不合/崇接使者以恩/意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
C.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金历九月晦/与《统天历》不合/崇接使者以恩意/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
D.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金历九月晦/与《统天历》不合/崇接使者以恩/意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宋时指科举制度中,通过省试后到贡院考试而得中者,这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楮币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等纸币,多用楮皮纸制成,后来泛指一般的纸币。
C.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的称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光宗即庙号。
D.路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崇尽职尽责,造福百姓。他修建防护堤,治理了咸潮灾害,使三州盐卤地变成了良田;他就纸币折算、使用提出了建议,施行后天下人都感到方便。
B.丘崇眼光敏锐,谋事深远。他任职四川时,果断命令张诏代替已去世的吴挺的职务,革除了隐患。后来,韩侂又把兵权交给吴家,果然发生叛乱。
C.丘崇主张北伐,反对冒进。他从来没有忘记中原沦陷的耻辱,心怀恢复中原之志,但他坚决反对夸大贪功好进的做法,认为心存侥幸就会贻误国家。
D.丘崇沉毅坚定,行事有方。面对金人进犯,他不肯抛弃淮河,要和淮南共存亡,增兵作为防备;他改编队伍,解决粮饷问题,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入蜀后,吴挺脱至死亡,兵权不可复付其子。臣请得便宜抚定诸军,以俟朝命。
(2)淮南运司招辑边民二万,月廪不继,公肆剽劫,崇乃随所屯,分隶守臣节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12 01:00: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与之,字正子,少卓荦有奇节,不远数千里游太学。绍熙四年举进士,广东之士由太学取科第自与之始。授浔州司法参军。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与之曰:“小民计出仓猝,忍使一家转徙乎?况非故杀子孙,罪止拘。”卒从之。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凛然。朱崖地产苦橙,民或取叶以代茗,州郡征之,岁五百缗。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违老,民尤苦之。与之皆为榜免。其他利病,罢行甚众。

召为秘书少监,军民遮道垂涕,与之力辞召命,竟还。将度岭,趣召不已,行次池口,闻金人至边,乃造朝奏:“今边声可虑者非一,惟山东忠义区处要不容缓。”前后累疏数千言,每叹养虎将自遗患。升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未几,成都帅董居谊以黩货为叛卒所逐,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大扰。与之以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至即帖然。先是,军政不立,戎帅多不协和。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召为礼部尚书,不拜,便道还广。蜀人思之,肖其像于成都游仙阁,以配张咏、赵抃,名三贤。理宗即位,累迁,皆力辞。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帝览奏嘉叹,趣召愈力。控辞达十有三疏。嘉熙三年,乃得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自领乡郡,不受廪禄之入,凡有余皆以均亲党。薨时年八十有二,遗戒不得作佛事。累封至南海郡公,谥清献。

(选自《宋史·卷四百六·列传一百六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B.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C.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D.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学生的出身多为官宦子弟,亦有家境贫寒者。入太学学习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
B.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掌管土木、水利、屯田等事项。
C.祠是为纪念死去的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与庙有些相似,如“武侯祠”;后来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D.控辞即请求辞免。古人辞官、退休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乞骸骨、致仕、挂冠、告老等,原因不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与之勤奋学习才华出众,更是开创了广东学子从太学取士的先河,在之后的任职中多次被委派到南方地区,造福当地百姓。
B.崔与之认为对仓促间失手将富豪之子打死的百姓应从轻发落,因为是对方拖欠百姓款项并诬陷百姓在先,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C.崔与之为政宽仁。在淮西任职期间废除了许多于百姓不利的政策,深得百姓爱戴,升迁离开时,军民夹道送行,不忍他离开。
D.崔与之一辈子奔波劳累,在政务、军事方面都有建树,为国家殚精竭虑,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直到退休也没真正闲下来。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违老,民尤苦之。
(2)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窦卞,彦法,曹州冤句人,进士第二,通判汝州。秦悼王葬汝,宗室来汝者众,服兵三千。郡守林潍以汝与其乡近因使辇薪刍铁石致其家众怨愤谋杀潍会日暮门闭不果遂挟大校叛卞启关招谕之,曰:“汝曹特醉酒狂呼尔,毋恐。”众少定,乃密推首恶羁之,请于朝,诏潍致仕,悉配徙乱者。加集贤校理、知太常院,知绛州,开封府推官。方禁销金为衣,皇城卒捕得之,属卞治,以中禁为言。奏曰:“真宗行此制,自掖廷始,今不正以法,无以示天下,且非祖宗立法意。”英宗曰:“然。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正谓是也。”从其请。出知深州。熙宁初,河决滹沱,水及郡城,地大震。流民自恩、冀来,踵相接,卞发常平粟食之。吏白擅发且获罪,卞曰:“俟请而得报,民死矣。吾宁以一身活数万人。”寻以请,诏许之。外间讹言水大至,卞下令敢言者斩。一日,复报大水且至,吏请闭门,卞不可,既而果妄。时发六州卒筑武强,陈卒惰,主者笞之,不服。卞曰:“厢兵犯将校,法不至重,然兴役聚工,不可拘以常法。”命斩之以闻,有诏嘉奖。还为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进天章阁待制,判昭文馆、将作监。始,卞官汝时,与殿直王永年者相接颇厚,及在京师,永年求监金曜门库,卞为祷提举杨绘,绘荐为之。永年置酒于家,延绘、卞至,出其妻侑饮,且时致薄饷。永年以事系狱死,卿史发其私,卞坐夺职,提举灵仙观。,年四十五。

(选自《宋史·窦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守林潍以汝与其乡近/因使辇薪刍/铁石/致其家众怨愤/谋杀潍/会日暮门闭不果/遂挟大校叛
B.郡守林潍以汝与其乡近因/使辇薪刍/铁石致其家/众怨愤/谋杀潍/会日暮门闭不果/遂挟大校叛
C.郡守林潍以汝与其乡近/因使辇薪刍/铁石致其家/众怨愤/谋杀潍/会日暮门闭/不果/遂挟大校叛
D.郡守林潍以汝与其乡近因/使辇薪刍/铁石/致其家众怨愤谋杀潍/会日暮门闭/不果/遂挟大校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时男女幼年时由父母取字,供长辈呼唤,而名则是成年后才有,供朋友称呼。
B.文王,即周文王,为一代明君,曾被商纣王囚于羑里,在狱中写下《周易》一书。
C.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财政收支等。
D.卒,古时称大夫之死为卒,其余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卞机智冷静,处事果断有方。由于郡守林潍私心而处事不当,激起众怒,酿成叛乱。对此紧急情况,窦卞巧妙应对,及时处治,平息了事端。
B.窦卞不惧权贵,办案公正严明。他在办理犯禁销金为衣案件时,查明为宫中人所为,于是上奏皇帝,请求依法惩治,以示天下,得到皇帝支持。
C.窦卞关爱百姓,心怀民生疾苦。在他出任深州知州时,所辖地区遭遇水灾及地震,百姓流离失所,他冒着获罪的危险以常平粮赈济各地受灾民众。
D.窦卞为政用心,处事颇有主见。对于大水将至、扰乱民心的谣言,他深知个中利害,处理果敢坚决;对于懒散且不服管教的陈州士卒,他严惩不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白擅发且获罪,卞曰:“俟请而得报,民死矣。吾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2)厢兵犯将校,法不至重,然兴役聚工,不可拘以常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子淔,字正之,燕懿王赵德昭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

初,蔡京铸夹锡钱,民病壅滞,子淔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因范格以进。徽宗大说,书“宣和通宝”四字为钱文。既成,子淔奏今民以旧铜钱入官,易新铁钱。旬日,易得百余万缗。帝手札以新钱百万缗付五路,均籴细麦,命子淔领其事。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会蔡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论子淔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金人侵洛,子淔奔荆南。溃兵祝靖、盛德破荆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来谒,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绍兴元年,召见,复徽猷阁直学士,改江西都转运使。时建督府,军需浩繁,子淔运饷不绝,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三京新复,除京畿都转运使,以疾辞。卒于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悟,苏轼过其家,抱置膝上,谓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驹也。”及长,善谈论,工诗。然崇宁、大观间土木繁兴,子淔每董其役而不谏,识者鄙之。

(选自《宋史·赵子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B.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C.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D.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补,在古代,子孙因先世是高官或有功勋,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任职。
B.御,本义是驾驶车马,后来作为对帝王所做之事及所用之物的敬称,如御书、御览、御驾亲征等。
C.丁内艰,古代居丧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其中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为“称丁内艰”。
D.三京,是古代三个都市的合称,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大名为北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子淔能力突出,凭借功劳升迁。治理西内时因才华突出而受到漕使宋昪的器重;担任江西都转运使时,因运送粮饷有功而被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
B.赵子淔体察民意,进行钱币改革。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给百姓带来不便,请求铸造小铁钱,并献上模型。虽然皇上高兴,但此举得罪了蔡京。
C.赵子淔忠于国家,劝说溃兵救国。他在金人侵犯洛阳时逃至荆南,而时值溃兵攻破了荆南城,他抓住机会劝说溃兵为国效力,得到了溃兵积极响应。
D.赵子淔为官正直,然而也有不足。宋昪事情办得不妥时,他据理力争,常使宋昪改容道歉;皇上大兴土木时,他监管工程而不劝谏,为此招致鄙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龚茂良,字实之,兴化军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为南安簿、邵武司法。调泉州察推,以廉勤称。累迁吏部郎官。江浙大水,诏陈阙失。茂良疏曰:“臣愿先去腹心之疾,然后政事阙失可次第言矣。”内侍梁珂、曾觌皆用事,故茂良及之。会内侍李珂没,赠节度,谥“靖恭”。茂良谏曰:“中兴名相如赵鼎,勤臣如韩世忠,皆未有谥。如朝廷举行,亦足少慰忠义之心。今施于珂为可惜。”竟寝其谥。上以江西连岁大旱,知茂良精忠,以一路荒政付之。茂良戒郡县免积税,发廪振赡。疫疠大作,命医治疗,全活数百万。进待制敷文阁,赏其救荒之功。召对,奏:“潢池弄兵之盗南亩负耒之民令诸那荒田极多愿诏监司守臣条陈寡人从便请耕民有余粟虽驱之为寇亦不从矣。”除礼部侍郎。宣谕奖用廉退,茂良奏荐朱熹,群小乘间谗毁。未几,手诏付茂良,谓“虚名之士,恐坏朝廷。”熹迄不至。钱良臣侵盗大军钱粮,累数十万,茂良奏其事,手诏令具析。俄召良臣赴阙,骎骎柄用,其后茂良之贬,良臣与有力焉。淳熙四年正月,召史浩于四明,茂良亦觉眷衰,因疾力求去。上曰:“朕以经筵召史浩,卿不须疑。”谢廓然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廓然附曾觌者也。茂良力求去,上谕曰:“朕极知卿,不敢忘,欲保全卿去,俟议恢复,卿当再来。”是日,除职与郡,令内殿奏事,乃手疏恢复六事,上曰:“卿五年不说恢复,何故今日及此?”退朝甚怒,曰:“福建子不可信如此!”谢廓然因劾之,乃落职放罢;寻又论茂良擅权不公,遂责降,安置英州。父子卒于贬所。觌与廓然死后,茂良家投匦讼冤。上曰:“茂良本无罪。”遂复资政殿学士,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龚茂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潢池弄兵之盗/即南亩负耒之民/今诸郡荒田极多/愿诏监司守臣/条陈募人从便请耕/民有余粟/虽驱之为/寇亦不从矣
B.潢池弄兵之盗/即南亩负耒之民今诸郡荒田极多/愿诏监司守臣条陈募人从便请桃/民有余粟虽驱之为寇/亦不从矣
C.潢池弄兵之盗/即南亩负耒之民/今诸郡荒田极多/愿诏监司守臣条陈募人从便请耕/民有余粟/虽驱之为寇/亦不从矣
D.潢池弄兵之盗/即南亩负耒之民/今诸郡荒田极多/愿诏监司守臣条陈/募人从便请耕/民有余粟/虽驱之为/寇亦不从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古代可指军队的编制单位,也可指行政区划名称,文中指行政区划名。
B.内侍,官名,掌管宫廷内部事务,由宦官充任,在宫廷侍奉,供皇帝使唤。
C.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如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D.谥,即谥号,帝王、大臣、士大夫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平行为给予的褒扬性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茂良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曾经进言皇帝放弃对内侍李珂的赠谥,但皇帝最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B.龚茂良精干忠诚,处事果敢得当。江西大早时受命救灾,他免除租税,开仓济民,救活众多灾民,受到朝廷褒奖。
C.龚茂良慧眼识人,贤奸了然于胸。他曾向朝廷推荐名士朱熹,也曾弹劾奸佞钱良臣,但都未被皇帝采纳。
D.龚茂良政绩卓著,不幸晚景凄凉。他虽然曾因才华出众颇受皇帝赏识,但终因奸佞构陷被罢职放逐,冤死贬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良疏曰:“臣愿先去腹心之疾,然后政事阙失可次第言矣。”
(2)宣谕奖用廉退,茂良奏荐朱熹,群小乘间谗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