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池,字和中,自言晋安平献王孚后,征东大将军阳葬安邑澜洄曲,后魏析安邑置夏县,遂为县人。池少丧父,家赀数十万,悉推诸父,而自力读书。时议者以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乃开口道,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为便。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进士,当试殿庭而报母亡,友匿其书。池心动,夜不能寐,曰:“吾母素多疾,家岂无有异乎?”因语其友,而友止以母疾告,遂号恸而归。后中第,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尉。蜀人妄言戍兵叛,蛮将入寇,富人争瘗金银逃山谷间。令闾丘梦松假他事上府,主簿称疾不出,池摄县事。会上元张灯,乃纵民游观,凡三夕,民心遂安。枢密使曹利用奏为群牧判官,辞不就,朝廷固授之。利用尝委括大臣所负进马价,池曰:“令之不行,由上犯之。公所负尚多,不先输,何以趣他人。”利用惊曰:“吏绐我已输矣。”亟命送官。数日而诸负者皆入。利用贬,其党畏罪,徒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朝廷卒不问。会诏百官转对,池言:“唐制门下省,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今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转运使江钧、张从革劾池决事不当十余条,及稽留德音,降知虢州。初,转运使既奏池,会吏有盗官银器,械州狱,自陈为钧掌私厨,出所卖过半;又越州通判载私物盗税,乃从革之姻,遣人私请。或谓池可举劾以报仇,池曰:“吾不为也。”人称其长者。徙知晋州,卒。子旦、光,从子里。光自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B.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C.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D.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迳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乡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B.上元,节日名。正月是农历的元月,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C.门下省,官署名。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后与尚书省、中书省合成“三省”。
D.从子,侄儿。古时统指血缘隔得更远的子侄辈,后来人们将亲兄弟之子称为“从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池生性淡薄,孝心可嘉。他早年把数十万家资让给各位叔伯,长大后也不讲究吃住,举进士时母亲去世,号恸而归。
B.司马池为官有方,处事得当。蜀人妄传谣言,导致富人逃到山谷,县令、主簿都借故推脱,他主政县事,安抚民心。
C.司马池为人正直,直言敢谏。曹利用被贬官,只有他敢于直言;应对诏问,直陈部门之间配合不当,有违古制。
D.司马池心胸坦荡,宽容大度。他被江钧、张从革以处事不当为由弹劾而遭降职,后来他并未因此报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池心动,夜不能寐,曰:“吾母素多疾,家岂无有异乎?
(2)利用惊曰:“吏绐我已输矣。”亟命送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12 09:46: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山阳令郑昉赃累巨万,亲戚多要人,景宪首案治,流之岭外,贪吏望风引去。徙京西、东转运使。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宿州。熙宁初,为户部副使。韩绛筑抚宁、罗兀两城,帝命景宪往视。始受诏,即言城不可守,固不待到而后知也。未几,抚宁陷。至延安,景宪言:“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今朝廷令边郡召羌族,与之金帛、官爵,恐黠羌多诈,危急时或为内应,宜亟止之。”陕西转运司议,欲限半岁令民悉纳钱于官,而易以交子。景宪言:“此法可行于蜀耳,若施之陕西,民将无以为命。”其后卒不行。加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议者欲分河东为两路,景宪言:“本路地肥硗相杂,州县贫富亦异,正宜有无相通,分之不便。”议遂寝。改知瀛州,上书言:“比岁多不登,民债逋欠。今方小稔,而官督使并偿,道路流言,其祸乃甚于凶岁。愿以宽假。”帝从之,仍下其事。元丰初年,知河阳。时方讨西南蛮,景宪入辞,因言:“小丑跳梁,殆边吏扰之耳。且其巢穴险阻,若动兵远征,万一馈饷不继,则我师坐困矣。”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明年,徙同州,以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景宪在仁宗朝为部使者,时吏治尚宽,而多举刺;及熙宁以来,吏治峻急,景宪反济以宽。方新法之行,不劾一人。居官不畏强御,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自负所守,于人少许可,母卒,一夕须发尽白,世以此称之。
(节选自《宋史•张景宪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B.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C.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D.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指隋唐到清末尚书省下辖的官署,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正长官为户部尚书。
B.“蛮”是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后泛指我们古代南部各民族,字面上并没有贬义。
C.“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
D.“仁宗”为庙号。庙号源于商朝,古代帝王死后,据其生平事迹,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景宪为官正直,不畏权贵。郑昉贪赃数额巨大,虽然他亲戚多为显要之人,但张景宪依然揭发立案查办,把郑昉流放到岭外之地,震慑了其他贪官。
B.张景宪实事求是,关心百姓。陕西转运司建议限半年让百姓向官府交钱,而用纸币交子兑换。张景宪为百姓着想,认为此举可行于四川,不可行于陕西。
C.张景宪稳重周密,遇事谨慎。朝廷讨伐西南蛮,张景宪进言,如调动军队远征险阻之地,若粮饷不能接继,军队就要受困。张景宪就此事与皇帝有争执。
D.张景宪信念坚定,甚有孝道。不是公事,张景宪不到宰相门上,能对自己保持信念。母亲逝世,他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人们以此称道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宿州。
(2)今方小稔,而官督使并偿,道路流言,其祸乃甚于凶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擢阁门祗候,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改内殿崇班、知镇戎军。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钜石为十达,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畜潦之患兴矣。纶曰:“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三请,愿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
居淮南六年,累迁文思使、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历知秦、瀛二州,两知沧州,再迁东上阁门使,真拜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
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节选自《宋史·张纶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B.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C.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D.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三班:宋时武职,分东、西、横三班。入仕者先为三班借职,转三班奉职,以次递迁为右班殿直,左班殿直,右侍禁,左侍禁,西头供奉官,东头供奉官,内殿崇班……最高可至节度使。
C.表: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章、奏、表、书、封事等。封事是请求君王实行封赏的奏议。
D.兼权:兼是在本职之外兼任职务,权指暂时行使某职位的职权。古代表示兼任、暂代官职的词还有领、假、代、摄、行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纶功劳卓著,治军严明。因有功升官为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提拔为阁门祗候,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有其他部士兵酒后闹事惊扰抢掠百姓,张纶砍了为首作恶的几个人的头以儆效尤。
B.张纶坚持己见,敢于担当。面对人们的议论诘难,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大患更为重要,治理大患获利多损失少,并且坚持亲自前往供职工作。
C.张纶颇有才略,兴利除害。他疏通五渠,引太湖水入海,开凿长芦西河,筑漕堤,解除民患。
D.张纶心怀百姓,乐善好施。在江、淮时,看到路上有冻死饿死的人,他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和官员的问题,他们没有体会君主的仁义之策,并且拿出自己的俸禄帮助生活艰难的百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 
(2)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陈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D.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小题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②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奄至,众不及战,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一时官属、士卒死者甚众。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踊跃请就戮。弘范驱之前,与俱之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一诗与之。其术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陆秀夫沉其妻孥,冠裳抱帝赴海,从而死者数十万人。弘范置酒军中大会,语天祥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以事宋者事之,将不失宰相。”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敢逃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天祥至燕。天祥在燕儿三年,世祖阜帝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略有删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千户王惟义前之(________)(2)天祥泫然出曰(________)(3)南乡拜而死(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天祥方五坡岭B.千户王惟义执之
C.弘范D.冠抱帝赴海
【小题3】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
A.传其事以为官戒。B.天祥方饭五坡岭。
C.使为书招张世杰日D.一时官属、士卒死者甚众。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使为书招张世杰。
【小题5】本文歌颂了文天祥的可贵品质。文中描写敌帅张弘范对文天祥态度的变化,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手法,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言。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理参军。改知蒲江县,巨室挟势,邑号难治,希得绥强扶弱,声名著闻。同知枢密院事游似以希得名闻,召审察,迁行在都进奏院,通判太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为通判也。

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又言:“财用困竭,民生憔悴,移此不急之费,以实军储,以厚民生,敬天莫大于此,岂在崇大宫宇,庄严设像哉!”又条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帝皆以为可行。

入对,言君子小人邪正之辩,且曰:“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国计,非为身计也。小人自植朋党,挤排正人,甘言佞语,一切顺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为身计,非为国计也。”

景定五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乃言用人才、修政事、治兵甲、惜财用四事。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会星变,上疏引咎,乞解机务。度宗即位,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授参知政事。以言罢,授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起知谭州、湖南安抚使,以疾甚,辞,乃仍旧职奉祠。寻请致仕,诏不许,力请,以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依旧潼川郡公致仕。咸淳五年,。遗表闻,帝辍朝,赠少保。

希得好引善类,不要虚誉,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蜀之亲族姻旧相依者数十家,希得廪之终身,昏丧悉损己力,晚年计口授田,各有差。

(节选自《宋史·姚希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B.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C.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D.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虽以病告/曷若留奉内祠/侍经幄亦足/为朝廷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又称“六艺”,是《诗》《书》《礼》《易》《春秋》《乐》的合称,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参知政事”是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职权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致仕”在古代专指官员辞官或者退休,“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D.“卒”指大夫死去。古人通常称天子死为崩,公侯死为薨,士死为不禄,庶人死则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希得读书勤奋刻苦,学而优则仕。姚希得进士及第,待次期间精研诸子百家学说;蜀地遭兵难时他负责军需调度,后来调任嘉定府司理参军。
B.姚希得理政颇有政绩,在担任蒲江县知县的时候能安抚豪绅扶助弱者,把难以治理的县治理得很好。
C.姚希得才能杰出,深得皇帝信任。姚希得条陈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提出用人、修政、治军、惜财四事,皇上都认为可以付诸实施。
D.姚希得做官恪守职责。无论身处何处做官都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在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时正赶上星相变化,于是上书引咎辞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国计,非为身计也。
(2)希得好引善类,不要虚誉,盖有诵荐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