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做题。
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①香风阵阵,掩重门②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注释:①内阁:深闺,内室。 ②重门:庭院深处之门。
诗歌中的“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这些诗句颇为精妙,就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方面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02:48: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正宫)一煞· 长亭送别
王实甫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双调)水仙子· 秋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
(注)新丰:地名,今陕西昭应县。
【小题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元曲中“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两句写景的特点和作用?
【小题2】“愁”是第二首曲的感情基调,请简要分析这首曲中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王实甫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注:此曲为莺莺的唱记号。已有婚约在身的莺莺在佛殿巧遇张生,竟“好生顾盼”,自此以后,莺莺对张生的思念日见其深。
(1)此曲写景抒情一脉相贯,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两句。
(2)有人评价此曲“语言浅近而语意含蓄”,请结合“隔花阴人远天涯近”一句作分析。
同类题3
对《长亭送别》(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A.“云”意思是道白,“旦”这里指正旦崔莺莺。“快活三”“朝天子”是曲牌名。
B.在长亭别筵上,美酒佳肴不如“土和泥”,反映了崔莺莺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C.“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名句,典雅蕴藉;“这壁”“那壁”等口语活泼自然。
D.“蜗角虚名,蝇头虚利”,表现了崔莺莺清高自傲,看不上“虚名”“微利”。
同类题4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
正确
的一项是 ( )
A.庄子,名周,春秋末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屏除世俗名利,入于“逍遥”之境。
B.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元代戏曲作家。他的作品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等,塑造了崔莺莺、红娘、窦娥等典型的妇女形象。
C.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包括《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故事均取自英国的历史传说。
D.《兰亭集序》记录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在兰亭举行的修禊诗会的事情,修禊是古人在农历三月初三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的一种游春活动,以此来祓除不祥和求福。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元
王实甫(不详)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