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归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
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渊。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赢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行周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领数十骑遽至城下,仁恕遣其徒执彦卿马,请随入城。俄顷,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日:“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自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
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遂潜兵尾其后/顺页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林”,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B.“迁散员指挥使”、“加守太师”中的“迁”和“加”都是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不同的是在文中前者表示降低官职,后者表示提升官职。
C.“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在古代,玉带既是身份等级的昭示物,又是帝王重要奖赏物,同时也是边国异族世家的进奉物。
D.“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即轿子,东晋及南朝时即盛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官员中高等级别官员乘坐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彦卿十三岁便善骑射,侍奉庄宗谨慎诚实,受到庄宗器重,常出入内室,成年之后被任命为亲从指挥使。
B.兄长叛变,符彦卿上表请求治罪,晋祖没有怪罪于他,还将符彦卿改任左羽林统军,不久兼任右羽林统军。
C.符彦卿被离间,第二次出师河朔,主动改编军队,带领数千疲弱之卒,戍守荆州口,随后又被急召,屯守澶渊。
D.李仁恕围攻徐州时派兵牵住符彦卿的马,想随之进城,彦卿之子符昭序大义凛然,誓死护城,贼人惶恐求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2)彦卿对日:“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12 09:19: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边归谠,字安正,幽州蓟人。归谠弱冠以儒学名。后唐末,客游并、邠。晋祖镇太原,召置门下,表为河东节度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改太原府推官、试大理评事。
天福初,拜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充户部判官。历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尝上言:“使臣经过州县,券料外妄自徵需,以丰傔从,多索人驴,用递行李。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从之。俄迁右散骑常侍。
汉初,历礼部、刑部二侍郎。时史弘肇怙权专杀,闾里告讦成风。归谠言曰:“迩来有匿名书及言风闻事,构害善良,有伤风化,遂使贪吏得以报复私怨,谗夫得以肆其虚诞。请明行条制,禁遏诬罔。凡有披论,具陈姓名。其匿名书及风闻事者并望止绝。”论者韪之。
归谠虽号廉直,而性刚介,言多忤物。显德三年冬,大宴广德殿,归谠酒酣,扬袂言曰:“至于一杯而已。”世宗命黄门扶出之。归谠回顾曰:“陛下何不决杀赵守微。”守微者,本村民,因献策擢拾遗,有妻复娶,又言涉指斥,坐决杖配流,故归谠语及之。翌日,伏阁请罪,诏释之,仍于阁门复饮数爵,以愧其心。五年秋,归谠与百官班广德殿门外,忽厉声闻于帝,诏夺一季奉。
宋初,迁刑部尚书。建隆三年,告老,拜户部尚书致仕。乾德二年,卒,年五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B.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C.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D.挟命为势/凌下作威/供亿稍迟/即加鞭棰/吏民受辱/宁免怨嗟/欲望察访/得情严示惩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世宗为庙号。庙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的选字与谥号不同,没有褒贬之意。
C.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文中的殿为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D.拾遗,有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之意。古代拾遗指以谏为职的官员,隶属谏诤机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归谠很有才华,年轻的时候就凭精通儒学而出名。晋祖很赏识他,将他招至门下,上表推荐他任河东节度使推官等职。
B.边归谠曾上书抨击官场中的贪污勒索,诬告举报的风气,并提出相关建议。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但议论的人却因此而非议他。
C.边归谠刚直耿介,不拘小节,说话常冒犯他人。曾经因为喝醉酒冒犯了皇上,后来又因与同僚排队候朝时大声喧哗而被皇帝扣了一个季度的俸禄。
D.边归谠为官正直无私、高风亮节,曾得到历朝君主的赏识和重用。宋建隆三年,他上书请求退休,皇帝同意并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退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明行条制,禁遏诬罔。凡有披论,具陈姓名。
(2)翌日,伏阁请罪,诏释之,仍于阁门复饮数爵,以愧其心。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华阴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B.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开辟
C.白益傲放 益:更加D.璘败,累系浔阳狱 系:捆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B.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C.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D.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小题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函谷关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今为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沿称山东省。
B.纵横即合纵连横。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C.《林黛玉进贾府》出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一部作品构成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
D.《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