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宋史•韩世忠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
B.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
C.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
D.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世忠,字良臣: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B.卜者言当作三公: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俾统制解元守……:官职名,宋代开始设置,以总辖诸将,元明没有设置,清末称各镇镇统为“统制”。
D.崇宁四年:“崇宁”以及后文的“绍兴”“建炎”“太祖”都是皇帝的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庙号,如汉武帝、隋炀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后来,他凭借勇猛和骑马射箭技艺高超而使自己勇冠三军。
B.韩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C.韩世忠接到皇帝的手御,非常感动,亲自率领军队渡水驻守高邮,等候金人的步兵。
D.韩世忠为官正派,告诫家人不要忘忠。在岳飞蒙冤这一事件上,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
(2)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13 05:0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澶民有马破龙者告契丹曰:"先攻其东,即浮梁可夺。"契丹信之,尽锐来战。元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西人苦之,共谋为乱,三族酋长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元福与晖出威州土桥西,遇彦超兵七千余,邀晖行李。元福转战五十里,杀千级,禽三十余人。 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B.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C.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D.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黑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运” 是后晋少帝石重贵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
B.文中的 “节度”即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置的“州”一级的地方军政长官。
C.“行营” 有多重含义,既指出征或狩猎时的营帐,也指行军,文中是后一种意思。
D.文中的“班师”指出征作战的军队胜利归来,古文中常有班师回朝的说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药元福作战勇猛,奋不顾身。他在檀渊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奋力打击契丹军队,得到后晋少帝的称赞。
B.药元福临危不惧,敢用奇兵。他同李守贞在阳城同契丹作战时,出敌不意迎风而战,把敌人打得大败。
C.药元福处险不惊,善用谋略。他在遭遇敌人阻击之时毫不慌乱,自告奋勇,配合主帅冯晖击溃敌军。
D.药元福分析精准,预料准确。在后周世宗因为粮草接济不上而退兵时,他准确预判出敌人定要追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
(2)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俞康直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民有清明日尽室出游者,盗乘间入其家。游者还,知盗未出,遂围之。盗计穷,纵火,幸火而逃。案具,将置极典。康直以为,尽室以出,非有人居止之室,幸火以逃,火非本心。具狱奏谳,执政者是之,得减死论。改秩,知舒之桐城,监广州市舶。代还,签书武家军节度判官所公事,通判睦州,所至皆有惠政。秩满,奉祠。丞相韩公缜宰钱唐日,与康直友善。缜既相,数以书招之。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缜意不能夺。家世有田在钱唐,族人岁擅其利。康直置不问。会他族讼于官,归田于康直。不受,以与其弟,曰:“吾食粗给,以资汝。”弟曰:“吾父兄不之有,吾鸟乎有之?”亦不受,卒以予族人。初奉祠,时年五十七。暨祠禄(注)再满,遂请休致。即所居东西为退圃、逸堂、遯轩、远楼,终日啸傲其间。苏文忠轼尝为赋四诗,今见集中。其《远楼》诗有“地偏心远似陶潜”之句,盖以属康直也。居闲几三十年,年八十三乃终。其恬于名利,固人所难能。其寿考康宁,得退闲之乐,亦人所不及也。葬丹徒县大慈乡汝山之侧,曰京岘原。

(节选自《宋史·俞康直传》)

(注)祠禄: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
B.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
C.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
D.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别人往往称名,称自己往往称字。
B.“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C.“休致”,即将职位还给朝廷的意思。我国古代,在唐、宋、明朝基本都沿用周朝以来“大夫七十而致事”的传统,即官员通常在七十岁退休。
D.“文忠”是苏轼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按其生平事迹所给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康直蒙受族荫,仕途顺达。因祖父官至太尉的恩惠,荫补做了太庙斋郎、潮阳县主簿,后又分别担任杭州观察推官,桐城知县等。
B.俞康直处事公正,仁政为民。为百姓请示设置官方买卖盐的场所;为被判极刑的纵火小偷据理力争,使其得以改判。
C.俞康直不求名利,淡泊钱财。钱唐时期的旧友韩缜担任丞相之后,几次邀请俞康直去任职,都被他拒绝。俞康直还将官府判定归还自己的田地送给了族人。
D.俞康直心“似陶潜”,健康长寿。退休后享受了近三十年自由自在的闲居生活,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写诗赞扬他,可见其闲居的品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具狱奏谳,执政者是之,得减死论。
(2)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

同类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彦倓字安卿,彭城侯叔褧曾孙也。父公广,饶州太守。彦倓初调溧阳尉,邑民潘氏兄弟横邑中,号“三虎”,畜僮仆数百,邑官莫敢谁何。彦倓白其守治之,缚潘氏弟,正其罪。
改扬州司户,狱掾。有告主藏吏钱余千万,治之急,吏泣请死。彦倓察其情,屏人问,则诸吏共贷也,乃许自首免罪,一日而毕。
改平江府推官,摄宜兴县。县自中兴后,预借民明年税,民挟此得慢其令。彦倓请禁预借,邑遂易治。
知临安于潜县。县胥往往通台省吏,得其奸。彦倓执其黠者,械送府。台省吏从中救之,彦倓力争,竟治胥罪。浮桥屡以水败,彦倓梁以石,民免溺死。升临安府通判。
开禧初,知兴国军。岁旱蝗,而军需益急,邑令吴格负上供银尤多,彦倓坐累贬,格愧谢。彦倓曰:“属时多艰,宜宽民力以崇根本,何谢为?”溃卒据外城为变,彦倓募壮士能斩捕者赏之。既而各斩首以献,卒一夕遁去。
累迁湖南运判。徭人罗孟传反,累岁不能平。彦倓谓帅臣曰:“徭人仇杀,乃其常情,况主断不平,是激之使叛也。能遣谍者离其党与,还自相仇,破之易矣。”帅从其计,遂降孟传。
寻知绍兴府。楮价轻,彦倓权以法,民便之。复鹿鸣礼,置兴贤庄以资其费。筑捍海石塘,亦置庄以备增筑。会旱,饥民聚陂湖中。彦倓取死囚,幂首刖足,于众曰:“此劫菱藕者也。”遂散其众。乃第民高下,损其税有差,免输湖籍田米,举缗钱四十万以助荒政,民赖以济。诏改太府少卿,迁显谟阁、知太平州,调江西转运使。嘉定十一年卒于官,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赵彦倓传》)
注:楮:纸币。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其奸  肆:放纵
B.邑令吴格负上供银尤多   属:嘱咐
C.还自相仇 俾:让
D.于众曰  徇:当众宣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俸禄为两千石,故又称为 “二千石” 。
B.摄:代理,兼理。 “署、权、转、陟”几字也都有此义。
C.开禧:年号,古代用来纪年。明代起可用年号称皇帝,如崇祯帝。
D.秩: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品级。 “贬秩”指削减俸禄或降低品级。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属时多艰,宜宽民力以崇根本,何谢为?
【小题4】简要概括赵彦倓造福百姓的具体表现。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駮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议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付御史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微也,尧禅之以位,百姓戴之,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囚     论:判决
B.府县短长 持:坚持
C.卒付御史 决:判决
D.旋集贤院学士   改:改任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很快无缘无故翻供。
D.当直谏的臣子进谏效果不佳时,刘敞借机讽谏,让皇帝改变了原先的态度。
【小题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②舜至微也,尧禅之以位,百姓戴之,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小题4】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