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慕容延钊,太原人。父章,襄州马步军都校、领开州刺。延钊少以勇干闻。汉祖之兴也,周祖为其佐命,以延钊隶帐下。周广顺初,补西头供奉官,历尚食副使、铁骑都虞候。
世宗即位,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高平之战,督左先锋,以功授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迁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从征淮南,改龙捷左厢都校、沿江马军陪署。归朝,复为殿前都虞候,为镇淮军都部署。显德五年,世宗在迎銮江口,闻吴人舟数艘泊东水布洲,即命延钊与右神武统军宋延渥讨之。延钊以骁骑由陆进,延渥督舟师沿江继进,大破之。
太祖即位,延钊方握重兵屯真定,帝遣使谕旨,许以便宜从事。延钊与坤率所部兵按治边境,以镇静闻。太祖嘉之,加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避其父名讳故也。郴筠叛,初命与王全斌由东路会兵进讨,俄为行营都部署、知潞州行府事;及平,加兼侍中,诏还澶州。
建隆二年,长春节来朝,赐宅一区。表解军职,徙为山南东道节度、西南面兵马都部署。是冬大寒,遣中使赐貂裘、百子毡帐。四年春,命师南征,以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时延钊被病,诏令肩舆即戎事。贼将汪端与众数千扰朗州,延早擒之,磔于市。荆、湘既平,加检校太尉。是冬,卒,年五十一。
延钊素与太祖友善,未尝居功。显德末,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中书令,追封河南郡王,录其子弟授官者四人。
(节选自《宋史·慕容延钊传》)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B.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C.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D.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佐命,古代帝王得天下,自称是上应天命,故称辅佐帝王创业为“佐命”。
B.出,出任官职。“出为镇淮军都部署”和《张衡传》“出为河间相”都是这个意思 。
C.名讳,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也称避名讳。
D.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慕容延钊在少年时代就凭借勇敢干练闻名,他戎马一生,善于攻伐,参加过多次战争,并立下了显赫战功。
B.慕容延钊是宋太祖手下一员大将,在高平之战、迎銮江口之战、平定李筠叛乱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多次获得宋太祖封赏。
C.慕容延钊与宋太祖非常友善,深受宋太祖器重,常以兄弟相称。宋太祖登上皇位后,仍然非常和睦,经常赐予东西慰问。
D.慕容延钊多次立功,位高权重,为宋太祖打下江山,但他没有居功自傲,没有和宋太祖产生嫌隙,其忠心可见一斑。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即位,延钊方提重兵屯真定,帝遣使谕旨,许以便宜从事。
(2)时延钊被病,诏令肩舆即戎事。贼将汪端扰朗州,延钊擒之,磔于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9 06:0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谷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
A.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B.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C.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D.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小题2】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床,《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广雅》云:“栖,谓之床。”顾名思义,胡床是指汉代自胡人处传来的一种睡具。
B.斛,中国旧量器名。古代常用容器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釜、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
C.孤露,本指孤单无所荫庇,后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古代类似的常见词语还有见背、弃养等。
D.搢绅,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本为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道孝顺母亲。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查道戳开河中坚冰,得到鳜鱼献给母亲,后来母亲痊愈。
B.查道以德服人。知果州时,招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强盗中有人认出他是查道,认为他很仁慈,抛下兵器请求赦免罪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C.查道有情有义。居住在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理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极为节俭。
D.查道宅心仁厚。对犯了法的人不计较,胥吏有过失的,也不笞罚;老百姓拖欠赋税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
【小题4】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2)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芾字叔章。初以补南安司户,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坰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德祐元年七月,大元右丞阿里海牙以大兵入潭。芾遣其将于兴帅兵御之于湘阴,兴战死。九月,再调吴继明出御,兵不及出,而大军已围城。芾慷慨登脾,与诸将分地而守,民老弱亦皆出,结保伍助之,不令而集。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又苦食无盐,芾取库中积盐席,焚取盐给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十二月,城围益急。诸将泣请曰:“事急矣,吾属为国死可也,如民何?”芾骂曰:“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除夕,大兵登城,战少却,旋蚁附而登,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自焚,芾命酒酹之。

因留宾佐会饮,夜传令,犹手书“尽忠”字为号,饮达旦,诸宾佐出。芾坐熊湘阁召帐下沈忠遗之金曰:“吾力竭,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忠伏地扣头,辞以不能,芾固命之,忠泣而诺,取酒饮其家人尽醉,乃遍刃之。芾亦引颈受刃。忠纵火焚其居,还家杀其妻子,复至火所,大恸,举身投地,乃自刎。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选自《宋史·李芾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B.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C.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D.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又称“荫庇”。
B.“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同样表示授予官职的还有“拜”“除”“征”等。
C.“保伍”是古代的一种户籍制度。百姓五户为伍,又立保相统摄,故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古代将夜间分为“五更”,“五更”也叫“五鼓”,“三鼓”刚好是子时,一鼓是一个时辰,那“五鼓”就是丑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芾精明强干。他在赈济灾荒、平定永州之乱时表现出杰出的才能;代理湘潭县县令,摊派赋税时,他不避豪强,使赋税非常均衡。
B.李芾坚决抗敌。元朝大军围城,他积极组织防御抵抗,及时解决军中物资紧缺的问题,并亲自慰劳将士,斩杀招降者示众。
C.李芾义不受辱。除夕之夜,敌军攻破城池,他与幕宾佐吏一起饮酒后,命令部下杀死自己和家人,以免被俘受辱。
D.李芾勤于政事。他精力过人,从早上开始治理政事直到晚上,都没有丝毫疲倦的神色,经常夜里三鼓才休息,五鼓就又起来工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
(2)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B.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C.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D.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B.荫补,又称恩荫,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即因上辈有功勋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资格的一种待遇。
C.进士出身,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南宋孝宗时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D.号,是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号的实用性不强,只可供人呼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年少时就擅长诗文,后来和秦桧孙子秦埙等人一起参加科举,陆游被锁厅推荐为第一名,遭到了秦桧的嫉妒,愤怒的秦桧惩办了当时的主考官。
B.陆游常向皇帝上奏疏。杨存中长久掌管戍守京城的正规军,陆游在疏中力陈其不当;京城中有些显贵人物购买珍宝玉器献给皇帝,陆游请求严行禁绝。陆游的这些意见都得到了皇上的赞赏。
C.吴璘的儿子吴挺代替掌握兵权,非常骄横,倾尽钱财交结死士,屡次因过失误杀人,王炎无可奈何。于是陆游请求用吴玠的儿子吴拱代替吴挺。
D.陆游曾在四川和范成大以诗文相交,但不拘守官场的礼数,人们讥笑他颓唐放纵,因此陆游自号“放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2)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宋代武官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谥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
译文: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文: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父琮,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赞少为骁骑卒,太祖以其材勇,补东班长,入承旨,迁骁雄军使。从王全斌讨西川,身当前锋,中数创,以功补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太宗亲选军校,以赞为铁骑军指挥使。从征太原,先登乘城,及堞而坠者数四,面赐金帛奖之。七年,从崔翰戍定州,翰言其勇,擢为马军副都军头,稍迁内员寮直都虞候。
雍熙四年,加马步军副都军头。尝献阵图、兵要及树营砦之策,求领边任。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
端拱二年,领富州刺史。俄与辅超并加都军头。淳化三年,出为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至屯所,以无统御材,改辽州刺史。又以不能治民,复为都军头、领扶州刺史,加康州团练使。咸平二年,从幸大名,为行宫内外都巡检。真宗尝补军校,皆叙己功,或至喧哗,赞独进曰:“臣月奉百千,所用不及半,忝幸多矣。自念无以报国,不敢更求迁擢,将恐福过灾生。”拜而退,众嘉其知分。三年,元德皇太后园陵,命掌护仪卫,及还而卒。
赞有胆勇,鸷悍轻率,常言愿死于敌。遍文其体为“赤心杀贼”字,至于妻孥仆使皆然,诸子耳后别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及作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旁有刃,皆重十数斤;绛帕首,乘骓马,服饰诡异。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其子尝病,赞刲股为羹疗之。赞卒后,擢其子必显为军副都军头。
(选自《宋史·呼延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
B.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
C.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
D.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为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
B.堞,指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从孔隙中可观察敌情,对敌人射箭发炮。
C.行宫,指古代帝王在京城以外居住的宫室和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D.忝,有愧于,谦辞。古文常用谦词还有“鄙”“敝”“垂”“屈”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延赞作战勇猛,敢于冲锋在前。呼延赞初为骁骑卒,便以勇,得到太祖的赏识与提拔;后来跟随太祖征伐西川和太原,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英勇无畏。
B.呼延赞出京任官,但无治理能力。呼延赞出京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到军队驻点后,因没有统领才能,改任辽州刺史;又因为没有治理能力,再任都军头等。
C.呼延赞恬淡自守,受到大家夸奖。皇帝增补军校时,众人都争相表功,有的人甚至争执起来,唯独呼延赞置身其外,对自己所任官职所得俸禄颇为知足,受到赞赏。
D.呼延赞生性率直,对国忠心耿耿。呼延赞勇猛强悍、随和率直,常常言说希望能够与敌拼杀,死而无憾;并且在身上纹上“赤心杀贼”这几个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念无以报国,不敢更求迁擢,将恐福过灾生。
(2)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