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字文孺,衢州龙游人。少警异,日诵数千言,通《小戴礼》,四冠乡举。绍兴十五年廷对,考官定其级在三,迨进御,上擢为第一,授镇江军签判。是冬,入省为正字。明年,迁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事王邸四岁,尽忠诚,专以经谊文学启迪掖导,受知孝宗自此始。秦桧当国,嗛不附已,风言者媒蘖其罪,出倅筠州。桧死,召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使金还,除权工部侍郎,俄兼吏部、兼侍讲。正迁吏部,御史论章使胥长买绢,高宗愕然曰:“刘章必无是事。”御史执不已,罢提举崇道观,举朝嗟郁。起居郎王佐讼其冤,亦坐绌。起知信州,未久,复请祠。孝宗受禅,念旧学,命知漳州,为谏议大夫王大宝所格。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颜端惧不测。上因夜对问章曰:“闻卿监中有笑朕者。”章不知状,从容对曰:“圣主所为,人焉敢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上意颇解。彦端获免,人称章长者。诏询唐太宗所问魏征德仁功利优劣,章上疏谆复,且言:“太宗问徵在贞观十六年,陛下宅天命十载于兹,原益加意,将越商、周绍唐、虞矣,太宗非难到也。”进权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对选德殿,问章:“今年几而容貌未衰,颇尝学道否?”章拱对曰:“臣书生无他长,惟节俭自度。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人以为难,臣以为易。”上嘉叹久之。亲洒宸翰以赐,俾安职。章力告归,以显谟阁学士食祠禄。
淳熙元年,子之衡由御史、检法出守广德军,当陛辞,对便殿,问:“卿父学士安否?”抚劳再三,临退复谓曰:“卿归侍,为朕致此意。”旋遣阁门祗候苏曦至家宣问,拜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四年,上表告老,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谥曰靖文。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
(节选自《宋史·刘章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
B.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
C.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
D.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
A.《小戴记》,即《礼记》,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
B.教授,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教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
C.祠禄,省称祠,古官名。宋朝制度,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无职事,但可享受官俸。 |
D.致仕,指古代士人获得官职,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 |
A.刘章敏锐特异,从小勤奋好学。他四次乡举都考第一,后来参加殿试成绩也直接排在第一。他也因殿试成绩第一而被授任镇江军签判。 |
B.刘章尽忠竭诚,深得孝宗信任。他在孝宗未即位前就作为王府教授,用经义文学启发诱导孝宗,孝宗对他的知遇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
C.刘章胸无城府,言行坦荡无私。赵彦端因为直言被人构陷,刘章对此并不知情;但在孝宗询问他对这事的看法时,他不偏不倚,秉公直言。 |
D.刘章不求奢华,且能节俭自持。他要求自己节俭自律,崇敬并学习晏婴的操守。皇上因此对他赞叹了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