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九龄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注]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
及至兴国,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
(注)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一般立在军营中或船舶上,以便随时观测风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B.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C.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D.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此五要素构成,其盛衰消长能使大自然产生变化,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还能影响人的命运。
B.太学,其名始于西周,因汉代董仲舒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始设于京师,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C.床,在古代不仅是卧具,还是坐具,一般指能使身体安稳的器物,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如底座等。《静夜思》中的“床”便是指井边的围栏。
D.“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君子和而不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为了保持和谐的关系,即使不赞同别人的观点,也要附和别人的言论以示友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九龄聪颖好学,知识渊博。得到许忻的肯定和帮助后,他更加发奋攻读,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通晓了阴阳、星历、五行、卜筮等学说。
B.陆九龄长在治学,亦通武略。在湖南茶寇剽掠庐陵时,应众人之求主持义社,调遣屯兵防御有章法,虽盗寇没来,但使此事得到了郡县的重视。
C.陆九龄研修礼学,治家、治郡有方。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学者称他们“二陆”;在兴国任上,他安抚百姓、劝士兴学,使当地学风大振。
D.陆九龄循循善诱,讲究方法。面对求学的人,他等待他们自己主动提问,启发他们自悟其道,不强以为师,不固执己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
(2)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18 08:47: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珙传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兼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且曰:“再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揭榜谕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是一战败之,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馀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数十万人,无一人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雠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逾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之者。
(选自《宋史》,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兼中书舍人 权:暂代官职
B.存中命乃 寝:搁置
C.张栻学问醇正 醇正:浓厚纯正
D.有罢市巷哭相与之者 祠:祭祀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周祖讨三叛,表继筠从行。贼平,改供奉官。
广顺初,福进镇真定,署衙内都校,尝领偏师出土门,与并人战,斩首数千级,以功领钦州刺史。契丹将高模翰率二千骑扰深、冀,以苇筏度胡卢河。继筠与虎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率兵拒之,至武强,获老稚千馀人,模翰遁去。俄随福进入朝,为内殿直都知。福进卒,起复,为濮州刺史,领兵戍静安军。契丹内侵,继筠逆击败之,改棣州刺史。世宗征瓦桥关,命继筠以所部兵出百井道,破并人数千众。恭帝即位,以为西北面行营都监。
建隆二年,升棣州为团练,以继筠充使。三年,命为关南兵马都监。乾德四年,加本州防御使。开宝元年秋,命昭义节度李继勋等征太原,以继筠为先锋部署。至涡河与并人遇,击走之,夺汾河桥,败其众于城下,获马五百匹,擒其将张环、石赟以献。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翌日亭午,俟卿来奏捷也。”至期,帝御北台以俟。见一骑自北来,亟遣逆问之,乃继筠子承睿来献捷。生擒刺史二人,获生口百馀,斩首千馀级,马七百馀匹,器甲甚众。初,并人恃契丹为声援,及捷奏,太祖命以所获首级、铠甲示城下,并人丧气。继筠以功拜建武军节度,判棣州。
三年,来朝,诏赐鞍马、戎仗,令戍边。四年秋,来朝,疽发背,车驾幸其第,锡赉甚厚。未几,卒,年五十一。
(选自《宋史》,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宗征瓦桥关,命继筠以所部兵出百井道,破并人数千众。
(2)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少颖悟,刻志为学,积数年不寐,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以警困怠。
知处州青田县。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荐之。孝宗召见,深甫言:“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齬,事未及成而已挫抑。于是趣时徇利之人,专务身谋,习为软熟,畏避束手,因循苟且,年除岁迁,亦至通显,一有缓急,莫堪倚仗。臣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既悉其实,则涵养之以蓄甚才,振作之以厉其气。”上嘉纳。谕宰臣曰:“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讲行救荒条目,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
光宗即位,知阁门事韩侂胄破格转遥郡刺史,深甫封还内降云:“人主以爵禄磨厉天下之人才,固可重而不可轻;以法令堤防天下之侥幸,尤可守而不可易。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侥幸一启,攀援踵至,将何以拒之?请罢其命。”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改御史中丞兼侍读。上言:“比年以来,纪纲不立。台谏有所论击,不与被论同罢,则反除以外任;给、舍有所缴驳,不命次官书行,则反迁以他官;监司有所按察,不两置之勿问,则被按者反得美除。以奔竞得志者,不复知有廉耻;以请属获利者,不复知有彝宪。贪墨纵横,莫敢谁何;罪恶暴露,无所忌惮。隳坏纪纲,莫此为甚。请风厉在位,革心易虑,以肃朝着。”礼官议祧僖祖,侍讲朱熹以为不可。深甫言:“宗庙重事,未宜遽革。朱熹考订有据,宜从熹议。”
拜少保。乞骸骨,授醴泉观使。明年,拜少傅,致仕。有星陨于居第,遂薨。
(选自《宋史·谢深甫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B.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C.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D.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禄,官爵和俸禄。爵制最早出现在秦朝,西汉沿袭秦制,设爵以赏功。禄制为西汉首创,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是官员官俸的数额。
B.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史记·太史公自序》:“迎王践祚,天下归心”中的“践阼”就是此义。
C.纪纲,即纲纪,文中指法纪纲常。《诗·大雅·棫朴》中“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的“纲纪”即是法纪纲常的意思。
D.宗庙,宗,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庙,供奉祖先的房屋。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深甫多次进言国事,且很有见地。他对当世人才的评论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采纳,并因此得到提拔重用。
B.谢深甫一心为国为民,关心人民疾苦。他推行救荒措施得当,严格选拔人才的制度,慎重对待宗庙制度。
C.谢深甫性格耿直,敢于直言。他指出朝纪纲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建议采取严厉措施改变官员思想和朝廷风纪。
D.谢深甫一生仕途较顺利。他曾先后担任青田知县、提举常平、建康知府等职,被封为少傅后得以告老退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既悉其实,则涵养之以蓄其才,振作之以厉其气。
(2)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侥幸一启,攀援踵至,将何以拒之?请罢其命。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勔,字伯猷,彭城人也。少有志节。孝建初,遣费沈伐陈檀,不克。乃除勔龙骧将军,勔既至,率军进讨,随宜翦定。还,除新安王刘子鸾抚军中兵参军,遭母忧,不拜。太宗即位,加宁朔将军。会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琰婴城固守,勔内攻外御,战无不捷。善抚将帅,以宽厚为众所依。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即时解马与广之。及琰开门请降,勔约令三军,不得妄动,城内士民,秋毫无所失,百姓感悦,生为立碑。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淮西人贾元友上书太宗,劝北攻悬瓠①。上以所陈示勔,勔对曰:“臣窃寻元嘉以来,伧荒远人,多干国议,负担归阙,皆劝讨虏。鲁爽诞说,实挫国威,徒失兵力,虚费金宝。界上之人,唯视强弱,王师至境,必壶浆候途,裁见退军,便抄截蜂起。”太宗纳之,元友议遂寝。勔以世路纠纷,有怀止足,求东阳郡。上以勔启遍示朝臣,莫不称赞,咸谓宜许。勔经始钟岭之南,以为栖息,聚石蓄水,仿佛丘中,朝士爱素者,多往游之。太宗临崩,顾命以为守尚书右仆射。元徽初,桂阳王刘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镇扞石头城。既而,贼众屯朱雀航南,右军王道隆率宿卫向朱雀,闻贼已至,急信召勔。勔至,命闭航,道隆不听,催勔渡航进战。率所领于航南战败,临阵死之,时年五十七。谥曰忠昭公。
(节选自《宋史·刘勔传》)
(注)①悬瓠(hù):古城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B.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C.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D.泰始三年/以勔为征虏将军/勔使司徒参军孙昙瓘督义阳以西/会虏寇义阳/昙瓘大破之/虏上其北豫州租/勔招荒人/邀击于许昌/虏众奔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建是年号,我国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后世用年号称呼皇帝。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阙是宫门前两侧的楼台,又可借指朝廷;“归阙”指来到朝廷。
D.顾命是帝王临终前的遗诏,顾命大臣是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勔善于征战,战无不捷。费沈攻打陈檀,没有攻下,刘勔率军征讨,随即平定;殷琰反叛,刘勔代理辅国将军讨伐,取得胜利。
B.刘勔善抚将领,约束军队。将军王广之向刘勔索求战马,刘勔随即送给他;殷琰投降后,刘勔命令军队不得行不法之事,百姓感动。
C.刘勔见识过人,颇知进退。贾元友劝说太宗进攻悬瓠城,刘勔上书反对,皇上采纳了;刘勔认为世道纷扰,应该知止知足,受到称赞。
D.刘勔临阵战死,尽忠朝廷。贼人叛乱,驻扎在朱雀航南,王道隆不听刘勔的建议,催促渡航进战,刘勔率部作战,战败牺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勔启遍示朝臣,莫不称赞,咸谓宜许。
(2)元徽初,桂阳王刘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镇扞石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