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1年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最长的沙漠隧道——大(塔)四(眼井)铁路张栓沟隧道安全贯通。该隧道位于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的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漠中,隧道全长3 002米。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建设沙漠隧道的主要自然障碍为 ( )
①风积沙层、流动沙丘稳定性差 ②海拔高,地势起伏较大
③地下岩石遇水膨胀、软化、失水,易收缩、开裂 ④温差大,地下水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小题2】影响大四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为 ( )
A.技术
B.城市、人口分布
C.资源开发
D.国家政策
【小题3】大四铁路建设的主要意义为 ( )
①有利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 ②促进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的联系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③有利于边疆的稳定 ④加快沿线城市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25 11:0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
A.平顶山和新乡
B.济源和开封
C.焦作和漯河
D.郑州和洛阳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长江经济地带的西端,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副省级城市。2013年4月,首列从成都至波兰罗兹的“蓉欧快铁”正式开通。“蓉欧快铁”是连接亚欧大陆,串联中国西部、欧洲及俄罗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广大地区的经贸“大动脉”(如图)。早期“蓉欧快铁”全程需时14天,2015年降至10.5天,随着秦岭高铁隧道群的贯通,未来提速指日可待。
2015年9月《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实施方案》正式颁布,“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国际铁路港的建设吸引了中外大型物流、汽车、电脑、电子等产业大量投资。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
(2)与重庆相比,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同类题3
下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B地区资源丰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2)在依据图文资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对具体重点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的条件。
(3)根据图中的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
(4)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对A、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
同类题4
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甲——公路
B.乙——水运
C.丙——铁路
D.丁——航空
【小题2】从郊区运往城区超市销售的新鲜蔬菜,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华北平原上的铁路枢纽
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
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小题2】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C.自然带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