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村镇A到村镇B的公路选线方案①和②两条线路相比,线路    比较合理,主要理由是它避开了 地地形,沿线坡度较
(2)修建B村与D城市之间的公路,没有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主要是  
   (3)如果E地发现煤矿,计划在F地建设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是   问题,而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受 因素的限制。如果交通线路要尽可能走直线,需要以 条件做保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4-12 12:05: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为谋划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布局,国务院出台了《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规定》,该规划范围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广东省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一直以来,福建的铁路就是全国的“末梢”,铁路到了福建就算到了头,有人说,“闽道难更比蜀道难”。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为福建交通运输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至2020年,福建将建成“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规模总里程达6100千米的高速路网。

材料三  福建省各类地形统计图福建省主要地形及所占比例(%)

材料四  闽北地区产茶历史悠久,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政和工夫等蜚声海内外。近年,政府大力打造以武夷山为核心、以南平地区为依托的闽北武夷生态茶叶经济圈,逐渐形成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闽北武夷生态茶叶经济圈的构建进一步充实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容。
(1)简述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主体的优越地理位置。
(2)据材料分析“闽道难”的主要自然原因。
(3)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珠三角存在哪些相同的限制因素。
(4)据材料分析闽北武夷山地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5)简述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