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 园 春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由近及远写景,既形象地描绘了灵山群峰的神韵,又突出了其清秀温馨的情韵。
B.词人面对眼前景物驰骋想象:这些长得高峻的松树多么像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战士。
C.词人在茅庐齐庵可看到状如龙蛇盘屈的松影,可听到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别有情趣。
D.作者力图透过山峰的外形写出其内在的精神,把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内在的美写出来。
E.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问句作结,表现了作者虽“投闲”而关心国家命运。
【小题2】本词中辛弃疾擅长用典写山,请结合下片具体词句选择三处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22 09:0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①
辛弃疾
采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注)①淳熙八年(1181)末,辛弃疾自江南西路安抚使任被罢官.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达十年之久。这首《水调歌头》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此时辛弃疾仍在带湖,虽蒿目时艰,却一筹莫展。②典出《汉书·朱博传》,朱博新任琅琊太守,训斥并罢免了不作为的手下。③典出《后汉书·廉范传》,廉范新任职,废除旧制,方便百姓,得到拥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先点明了离别的时令,再写友人赴任衡州的前驱仪仗,声势浩大。
B.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串起诗句,语势连贯,写出了衡州山川之壮美。
C.词上半阕最后两句,描写了衡州有优秀的文化传统,百姓们务农蚕耕,安居乐业。
D.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祥瑞之兆,诗中意指郑厚卿给衡州百姓带去福祉。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①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被弹劾,退隐于上饶,曾任吏部尚书的韩南涧致仕后亦侨寓此地,两人往来唱和频繁。②夷甫即王衍,西晋宰相,专尚清谈,不论政事,终致亡国。③绿野、平泉,分别为唐名相裴度与李德裕所居住的别墅。东山,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头两句运用反问,写宋南渡以后,没有几个人真正算得上是经略天下、治理国家的人才。
B.“算平戎万里”至上阕末,写词人认为抗金收复失地才是“真儒事”,既勉励友人又抒发自己抱负。
C.“桐阴”“清昼”写韩公家世显赫,“堕地”“奔走”写其仕途坎坷,“绿野”三句写其归隐生活。
D.本词结尾表达的情感与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廉颇典故所抒之情明显不同。
【小题2】本词感情沉挚,曲折回荡,深厚感人。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