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南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本词意思的两项是(    )
A.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又名杜宇,这种传说中古代蜀帝灵魂的鸟,常在夜间啼叫,其声凄厉悲凉,往往触发旅人思乡之情。
B.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总”字传达出了对暮春的惋惜之情。
C.“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惊残”。“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 “又”,表明作者因鹃夜啼后离去,终于让自己心绪趋于平静。
D.“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山”,故乡。“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进一步表明处境,生发感慨。
E. 纵观全词,作者先绘景,渲染气氛,再用对比托出杜鹃夜啼,接着写啼声引发的感受,最后通过联想,表达人生的感慨。可谓结构细密,层次分明。
【小题2】“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3 04:26: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两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题1】对比这两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陆词上阕通过写梅花的所居非地和所遇非时,表达了词人被排挤的政治遭遇及寄托无主、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B.陆词下阕以“无意”两句写梅花超然独立的傲岸形象,并借此表达失意的英雄志士聊以自慰的无奈心境。
C.毛词以梅花比喻迎春的战士,用一“俏”字写出梅花只是报春的使者,无意与群芳争艳,表现出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
D.毛词与陆词的梅花虽同处逆境,但心境不同,毛词的梅花表现出一种乐观开朗的心境,而陆词的梅花则表现出愁苦和清高的情绪。
【小题2】(小题2)这两首词的词牌是卜算子,它跟词的 有关;词题是咏梅,它跟词的 有关。(2分)
【小题3】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这些描写对表现梅花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在横线上填上表现梅花品格的词语。(2分)
陆词:从“驿外”“风和雨”上可看出梅花的    的品格。
毛词:从“悬崖”“百丈冰”上可看出梅花的    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