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词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牌后小标题“幽州九日”,将这首小令的写作时间、地点,以及作词的缘由都交待得非常清楚。
B.“官舍悄”写出馆舍的万籁俱寂,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坐到月西斜”写出作者夜不能寐、望月西沉的情态。
C.“永夜角声悲自语”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长夜漫漫、角声时起,给人一种绝域苍茫的肃杀感受。
D.“客心愁破正思家”一句中的“家”不仅指自己的小“家”,也指已经沦丧于蒙古铁蹄之下的南宋王朝这个大“家”。
E. “南北各天涯”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思念,正是因为路途遥远,这种思念才显得更加沉重。
【小题2】本词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11 04:02: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燕昭汉光武之明

乐毅为燕破齐,或谗之昭王曰:“齐不下者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斩言者,遣使立毅为齐王。毅惶恐不受,以死自誓。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人有章言异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光武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破隗嚣,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

今人咸知毅、异之为名将,然非二君之明,必困谗口矣。田单复齐国,信陵君败秦兵,陈汤诛郅支,卢植破黄巾,邓艾平蜀,王濬平吴,谢安却苻坚,慕容垂挫桓温,史万岁破突厥,李靖灭吐谷浑,郭子仪、李光弼中兴唐室,李晟复京师,皆有大功于社稷,率为谮人所惎,或至杀身。区区庸主不足责,唐太宗亦未能免。营营青蝇,亦可畏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人有言异威权至重    ⑵异上书
为谮人所惎 ⑷率为谮人所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乐毅燕破齐 率谮人所惎
B.或谗昭王曰 今人咸知毅、异为名将
C.欲久仗兵威服齐人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D.南面王耳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然非二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⑵区区庸主不足责,唐太宗亦未能免。
【小题4】“燕昭汉光武之明”句中的“明”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主要运用充分的________论证和鲜明的__________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来阐述观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性之
陈 亮
往尝论乡之富人,以陈性之为第一。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焉。居厚以对策切直,得从事浙东观察府,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独敬惮性之,盖相处数年如一日。
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顷之,一僮出,问客姓氏,已而肃客入,主人相与为礼,已而杯盘罗至,终不见喧嘈之声。性之面目严冷,与人寡合,虽大会集,率不过三数客。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一日,与乡士大夫过予,自命行庖具饭。食毕,从容言曰:“某素不解饮,一饱之外,虽留何用?”予亦不强也。衣食取足,不为分外经营。不交涉邑官吏,谒入县庭,则不问可以知其令之贤矣。盖其自为过多,为人过少,若有取于杨朱之道者。
然予闻性之官剑浦,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其为罪戾也。居亡何,公质死。性之还自旁郡,道逢兵马都监者往验其死,性之嘱以徐行:“有止君矣。”性之亟趋郡白事,得追还其都监者,又为治其后事颇悉。盖古之义侠所谓不以存亡为解者,大率亦此类。繇此言之,士之素守里闾,曾不得少自概见于世者,岂必曰乡称善人而已乎!性之以赀补迪功郎,尝主南剑之剑浦簿,以忧去官,而不复调矣。
性之家故多竹,不以与人;多美器用,不轻以假人,居厚每笑于余无所不可。墓上之铭,宜颐之有请也。颐尝从予,郡以其名上礼部,而性之死矣,盖癸卯十有二月七日也。得年凡七十岁。
(注)①颐:陈性之的儿子。 (选自《陈亮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曲折:奉承讨好
B.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羁置:滞留他乡
C.有止君矣檄:官府文书
D.颐尝从予游:外出求学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陈性之“清高”“与人寡合”的一项是(3分)
①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 ②虽大会集,率不过三数客
③一饱之外,虽留何用 ④不交涉邑官吏
⑤以忧去官 ⑥多美器用,不轻以假人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性之富甲乡闾,外表严肃冷峻,家风严谨,仆人对待来客恭敬而有礼貌,做事时小心谨慎,不发出响声。
B.陈性之作客之时,自命厨师准备饭食,可见其率直耿介;不需打探就能看出县令是否贤能,可见其善于辨别官吏。
C.乡人陈公质死于他乡,性之把他的后事料理得很周到;作者认为性之是社会上没名望, 不为人所察知的义士。
D.郡里把陈性之的名字上报到礼部,但就在这时他却死了;性之的儿子与作者熟识,托作者为性之写墓志铭。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焉。(3分)
(2)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4分)
(3)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其为罪戾也。(3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高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城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敞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注①此词作于公元1177年中秋,这年五月作者因病辟去四川制置一职,乘舟东去。八月十四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十五晚赴知州刘邦翰设于黄鹤山南楼的赏月宴会。②老子个中不浅:东晋庚亮镇守武昌时,曾与僚属殷浩等人秋夜登南楼,曰:“老子于此处兴复(恢复)不浅。”老子:老夫。作者此时地位与庚亮不相上下。③空敝黑貂裘:用《战国策·秦策》的故事。苏秦游说秦王,十次上书均未被采纳,资用乏绝,所穿黑貂皮衣服也已破旧不堪,只好离秦返家。④沧洲:水边之地,隐者所居。此处指故乡。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新梦”,未曾料到,下以“忽到”照应,并传达了宦海沉浮的悲伤之情。
B.“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诗人以庾亮自比,仰慕庾亮的丰功伟业,感叹自己一事无成。
C.“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写月色,“秦”,泛指江北以外的地方,“楚”,指江汉一带。江北江南,长烟一空,皓月当空。
D.“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意分裂,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着无边的“清愁”。
E. 这首词的意境豪放、阔大,风格飘逸潇洒,激奋中带有苍凉之感,可以看出它受到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影响。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