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南宋)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②一片。
(注)①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②语出《列子•黄帝》: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再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第一句中“湖边春色”既是起兴点,又为后面感受“东风”、观看“杨柳”、坐“湖船”做铺垫。
B.春日到来,作者情不自禁地向他人“问讯”湖上的景色,想象自己在湖面上乘船游玩,观赏春景。
C.上阙中的“又”字,既有作者对时光流逝、回顾历经坎坷的感慨,又重来此处的欣喜。
D.“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表达词人看惯世事纷争,无奈去到美好风物中寻求解脱。
【小题2】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悠远,颇有韵味,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02 09:1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夫石
(唐)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
(宋)陈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妻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注)①诗人于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受打击和迫害,长流远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②山椒:山顶。③荡子:外出不归的男子。④行役:出门在外,这里指外出的男子。⑤红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所居。⑥良:实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为七言绝句,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在“望”字上做文章;陈诗为古乐府诗,通过细致的外形描写与问答,深入揭示女子的苦痛心情。
B.刘诗第三句,“几千载”突出苦恋之执着;末句“初望”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只似”“初望”,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与深切。
C.陈诗中,望夫女子自问自答,诉说自己的丈夫外出,音信断绝,自己抱恨无极,精诚不灭,而化成石头,接着又转入写景,渲染气氛。
D.陈诗起首四句,不仅写出了眼前望夫石的外形,同时又将当年望夫女子的容貌与心情灌注入石像中,从而起到了既写人又写石的作用。
【小题2】两首诗在表现望夫女子的不幸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试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