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对自然条件适应性最强的是( )
A.海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小题2】上海需从洛杉矶进口一批CPU,最佳运输方式是( )
A.水运
B.航空
C.管道
D.铁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7-07 01:49: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小题3】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
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2
下左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的人耳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M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小题2】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各种运输方式中,M地的货运量最大
B.M地不会对市区造成噪声污染
C.M地的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主要为西北一东南向
D.M地在图示区域地势最高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分析港珠澳大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大桥工程在设计上采取“桥隧相连”方式的原因。
(3)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产生的影响。
同类题4
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公路运输的应用最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B.大宗需要长距离运输的货物,应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C.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输量大,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小
D.目前,交通运输的联系范围越来越广,运输速度越来越快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
较合理。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
;
Ⅱ
;
Ⅲ
。
(2)你认为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在
两城市之间应建设一条公路。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