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平江百花洲

(宋)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旁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释)①平江,府名,治所在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这首诗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今南京)江东转运副使的途中所作。②王程:为王事奔走的旅程。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平平叙事,却含有作者因王事之便而得以游赏苏州胜景佳处的庆幸之情。
B.第三句由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半生以来游历的三江五湖,延伸扩展了诗歌的时空。
C.第四句写自己十年来共四次在百花洲停泊驻足,足以表现作者对此地深切的喜爱。
D.尾联表达了作者虽像孤舟一样飘零,但只要能为朝廷奔波就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怀。
E.本诗语言平易朴实,却又饱含复杂感情,读来琅琅上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28 05:18: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雪巢赋(并序)

杨万里

天台林君景思之庐字以“雪巢”,尤延之为作记,庐陵杨某复赋。其辞曰:

①赤城兮霞外,天台兮云表,有美兮先生,相宅兮木杪。厌人寰兮喧卑,薄市门兮嚣湫。壑谷奥渫,蜗庐褊小。陟彼悬崖,天绅之涯,奇峰日拂,怪松霄排。飞上万仞之颠,旁无一寸之阶。我营我巢,维条伊枚,命黄鹄而衔枝,驱玄鹳而曳柴。斧辛夷以为柱,刈山桂以为栋;兰橑椒其芬芳,荷盖岌其不动。将旁招樵夫、朋盍溪友以落之,且有士其善颂矣。

②夜半风作,顿撼林薄,天骇地愕,山跳海跃。已而寂然,四无人声,黯天黑而月落,忽入窗之夜明。恍身堕于冰谷,羌刮骨其寒生;穷猿啸嗥,饥鸟独鸣。先生夙兴而视之,但见千里一缟,群山失碧,翔玉妃以万舞,飘天花之六出。皓皓的的,缤缤籍籍,盖朔雪十丈,乾没吾巢而无人迹矣!

③先生举酒酬曰:“巢成雪至,雪与巢会;式瑶我室,式珠我廨;空无一埃,点我胜概。继自今匪仙客其勿近,匪诗友其勿对。”乃捣冰浆与雪汁,饮兔须于墨浍,大书其楣曰:“雪巢摽客子,出诸大门之外。”

(注)①相(xiàng):占卦观视;相宅,指筑室。木杪,形容森林高处。②嚣湫:喧嚣而聚集的样子。③奥渫:幽暗。④盍:犹“合”;朋盍,合群,邀一群人的意思。⑤六出,六瓣。⑥ “式瑶”二句:犹言以白玉宝珠装饰我的室宇。廨,官舍;此借指房舍。点:污。胜概:美丽的景色,佳境。⑦摽客子:世俗之人。

【小题1】第②段指代雪花的词语是  
【小题2】第①段与雪巢有关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外”与“表”写出雪巢所处位置非同一般。
B.“先生”筑巢是为了远离尘世的喧闹与低俗。
C.“衔”与“曳”强调建造雪巢时的艰难不易。
D.“辛夷、桂、兰”等材料突出了雪巢的名贵。
【小题3】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筑巢;
第二段:□□;
第三段:□□。
【小题4】以第②段为例,赏析本文的铺陈手法。
【小题5】宋朝诗人楼钥在《林景思雪巢》中有“四时不皆雪,陆居本非巢,高人兴寄远,表此一把茅(雪巢)”的诗句,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高人兴寄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