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赠黎安二生序

曾 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平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迁,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迁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

(简注)

①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文,写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②赵郡:苏轼祖籍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故云。同年:曾巩和苏轼同为宋仁宗嘉二年(1057)进士。③闳:宏大。隽:意味深长。④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司法参军:官名,掌管州内刑狱诉讼。6迂阔:空泛而不切实际。⑤庸讵:难道。

(阅读指要)

作者在本文中既赞赏二生的文章,也推举他们的人品;再就黎生所谓里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转入对“迂阔”的议论,并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充满理智的语言抒发情感,自有一种含蓄、淡雅的美学风格,让人读后感觉清新却又凝重。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以顾余(________)
(2)之人皆笑以为迁阔(________)
(3)谓余之迂为善,则其若此(________)
(4)谓为不善,则有以乎世(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固”与“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中“固”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蔺相如止之B.斯百世之遇也
C.求木之长者,必其根本D.汝心之,固不可彻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
B.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C.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D.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给曾巩写信极力赞扬蜀郡士人黎生和安生,经曾巩了解,这两人确实有才华,可知苏轼善于识别人才。
B.黎生向曾巩求文;对黎生的请求,曾巩表示既已心知,就无必要再写赠言了。
C.黎生求赠言,是为了向里人传道、授业、解惑。
D.作者认为自己是世间最迂阔的人,作者在明贬暗褒中包含着对当时浅薄文风的不满。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2)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
【小题6】简述作者写此文“以赠二生,并示苏君”的用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3 03:2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遣,四方之害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臭。”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袁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B.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C.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D.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襄公二十二年,属于年号纪年法,此外还有王公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以及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B.司空是官名,西周始设,主管土木工程。西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为三公之一,后称“司空”。
C.累绁即“缧绁”。“缧”指捆绑犯人的绳索,“继”是牵牲畜的绳索,在文中二词连用,借指监狱。
D.行摄,有兼摄官职之意,摄亦有代理官职之意;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有很多,比如假、权、署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出身贫寒,年少好礼,具备从政的才能。孟釐子曾在自己死前告诫儿子一定要向孔子学习。孔子在季孙氏家当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牲口的小官,都管理得非常好。
B.孔子答复齐景公之问,展示了非凡政治见识。齐景公询问其秦穆公称霸的原因,孔子强调那是因为秦穆公不但志向远大,而且中正无私。他虽然不能称王,称霸是应该的。
C.孔子代理宰相一职时,管理有方。孔子参与鲁国政权仅仅三个月,那些贩卖猪仔羊羔的人们,不再以次充好、漫天要价,四面八方来到鲁国的客人,都能够各得所需而归。
D.孔子经历坎坷,但达观而幽默。在郑国时,孔子和弟子走散了。郑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人萎靡不振像丧家狗。孔子听说后开心地笑了,他说对方称自己为丧家狗,真是对极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2)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