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1)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奈何取之尽锱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4-01 05:19: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其中,导语是新闻的眼睛,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
B.《再别康桥》是浪漫诗人徐志摩在剑桥的浅吟低唱。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旋律和谐。诗节和诗行的排列均匀整齐,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于参差变化中尽显整齐谐美。
C.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二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同类题3
下到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的独体字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来的“象形字”和“会意字”;楷书也叫真书,汉魏之际形成,沿用至今。
B.对联又称楹联、对子等,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联的种类繁多。
C.《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D.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以自己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同类题4
文学常识填空。
(1)老舍,原名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描写人力车夫悲惨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 》。
(2)六艺,即六经,指《 》《书》《礼》《乐》《易》《 》。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间歌谣,南宋时期才被列为儒家经典,其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苏轼(103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