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的诗歌,完成第小题
千秋岁引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①一般认为本词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所作。②指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别馆寒砧,孤城画角”写砧上的捣衣之声及孤城号角之声,皆以典型秋声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
B.燕子与大雁的迁徙为秋日常景,有久别思家的寓意,此处以景衬情,表现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
C.“楚台风,庾楼月”,指昔日游赏之乐,“宛如昨”蕴含着今昔对比,表达了美景依旧,人事已非的惆怅。
D.“可惜风流总闲却”写词人自负风流才名,可叹不能为朝廷重用,终遭闲置,表达了抑郁难舒的悲愤之情。
E. 本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岑寂冷清的秋光图;下片即景抒怀,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词人独特的人生体悟。
【小题2】就“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结合全词内容,说说词人梦阑酒醒后的“思量”蕴含着什么样的人生体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08 12:26: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不能:不到,不及。
C.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光亮。
D.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2)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文: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极致之景就更少了。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也后悔那时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译文: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
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译文: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