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浸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①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 第:考取。B.子无为 嫌:疑忌。
C.其守约束 俾 :使D.时以执法平恕戴胄 方:仿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不及    道之存,师之所存也
B.极推引    不如善遇之
C.逸则富康  醉则更相枕
D.保邦危    室西连中闱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9-01 01:31: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方庆,雍州成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迳危悬,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出便门,御楼船,光禄勋张猛奏曰:‘乘船危,就桥安。’元帝乃从桥,即前代旧事。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蒸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纳其言而止。

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以官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注)①昆仑:古指马来人。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B.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C.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D.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受:学习B.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 拜:拜访。
C.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诣:前往。D.卒后寻亦散亡  卒:去世。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泉公”中的“公”是对长辈和年老者的称呼,如“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公”。
B.“神功”是武周武则天的年号,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如宋仁宗庆历四年;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
C.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四品以下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等事务,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等历代礼制的影响很大。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方庆出身显贵,年少有为。他曾祖父是周代少司空王褒;父亲王弘直,为人正直;他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B.王方庆以身率众,理政有方。则天临朝,他担任广州都督,忌贪求他人财物,又对属官严加管制,时人对他赞赏有加。
C.王方庆不畏权贵,正直敢言。武则天曾到万安山,山路危险,准备让人用轿子把他抬上去,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
D.王方庆学问渊博,且能致用。他议政或谏言,总引经据典,如对于“诣阙献俘”时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反对“备而不奏”。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成阳焉。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同类题2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之者谁 ⑵醉翁之不在酒
⑶杂然而前者 ⑷树林阴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题3】文章以“乐”贯穿全文,请联系文中语句,谈谈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
【小题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有制袭之曰:“以卿历职著称,故授此官,既美化远闻,实副朝寄,令赐卿杂采六十段,并瑞锦等物,以彰善政也。”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方庆又举:“令杖‘期丧大功未葬,不预朝贺;朱终丧,不预宴会。’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陪预朝会,伏望中明令式,更禁断。”从之。方庆渐以老疾,乞从闲逸,乃授麟台监修国史。及中宗立为东宫,方庆兼检校太子左庶子。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曰贞。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小题1】对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B.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C.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D.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小题2】对文中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淳”,是皇帝的年号,用年号来纪年起源于仪武帝时,此后,新皇帝即位一般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联”,在先秦时代,不分尊单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为“联”;秦灭六国之后,“联”成为皇帝的专称。
C.“期丧”,即“期限”,指为期一年的丧服,“大功”服孝期九个月,古代以亲属关系远近制定孝服轻重。.
D.“溢”,即“谥号”,是对已故帝、妃、诸侯,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之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方庆政绩显赫,他在广州都督任上,清肃境内,当时的人认为自唐以来没有政绩能超过王方庆的地方官员。
B.王方庆据理力争,在将军人城是否应有军乐问题上援引“晋穆帝纳后在康帝忌月”的事例说服武后准奏军乐。
C.王方庆主张严明法令。他任广州都督时依法制裁当地放纵残暴的首领,还建议禁止不遵礼法、有失风化的行为。
D.王方庆得到两朝皇帝垂爱,武则天时他因为政绩突出得到褒奖和赏赐;中宗即位后,他又被追赠为史部尚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2)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陪预朝会,伏望中明令式,更禁断。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须陀委营,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即斩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世充 谢:告别
D.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跑,击退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