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
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再写隔岸烟雾迷朦中的野草,由远及近,明暗配搭和谐,颇有朦胧感,紧扣题意,破题功夫相当老到。
B.首联前半句“画桡两两枕汀沙“中的“枕”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画船的静泊之态。
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富有朦胧感,后半句颇有杜牧“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
D.这首诗的前三联写景,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河内,再移到岸边,最后延伸到河外,虽然跳跃变化很大,却给人以目不暇接的异样感受。
E. 尾联借景抒情,诗人借写可惜眼前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一般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对水村虽有美景,但是无人欣赏的遗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京城深切的思念之情。
【小题2】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在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却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15 11:04: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霁   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寂历:寂静,冷清。②准拟:料想。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两句先写醒后所看到的夜色,在月光照拂下,原本漆黑的深夜多了一丝明亮。然后再写风吹墙铃响、惊醒梦中人,侧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用问句起调,写出了人从恍惚中醒来、突然发觉睡前的狂风骤雨已不见踪迹的本能疑惑,下旬的“淡月笼云”既形象地写出诗人乍醒时睡眼蒙陇的感受,也巧妙地用雨后夜景回答了上句的发问。
C.颈联中的“秋声”“堕叶”“凉意”及“流萤”,都清楚表明本诗写于秋日。诗人面对着风雨过后秋叶满地的景象,用一“独”字将内心孤独凄凉之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D.尾联描写的并非实景。在风雨过后的秋夜里,诗人想象着明早自己凭栏远眺,而窗外的庐山在一场秋雨的冲洗过后将变得苍翠欲滴。
E. 本诗诗境不限于雨霁,而是回叙霁前的风雨和推想第二日的山色。这种时间的交叉和延展,不仅避免了描写中的平铺直叙,也无形中使诗歌的包容量扩大,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小题2】这首诗在描写秋夜景色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