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七。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乙)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选自《滕王阁序》

【小题1】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B.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C.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D.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B.腹稿,指内心酝酿成熟以供表达的诗文构想。“腹稿”的典故,源出自王勃写作的故事。后来,人们就把预先想好而没有写出来的文稿称为“腹”。
C.冠,帽子,指代成年。古时人20岁左右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二十左右年纪的男子或女子。
D.簪笏: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小题3】对上述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刘祥道读了信以后,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年轻的人才。
B.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说这么下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就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C.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藏起来,王勃缺乏处世经验,就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怕事情暴露受到牵连,情急之下,王勃就下手杀了这个官奴。
D.《新唐书·王勃传》所记载的“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指的就是《滕王阁序里》说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这句话的意思,“喜托龙门”表明王勃会坠海而死。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1)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3 11:4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

②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表武陵主监北边。易直以不职,薄其遇。会表置和籴贮备使,择郎中为之。武陵谏曰:“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前在朔方,度支米价四十,而无逾月积,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还都受钱。脱有寇城,不三旬便当饿死,何所取财而云和籴哉?天下不治,权不归有司也。监铁、度支一户部郎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易直不纳。

③久之,入为太学博士。大和初,礼部侍郎崔郾试进士东都,公卿咸祖道长乐,武陵最后至,谓郾曰:“君方为天子求奇材,敢献所益。”因出袖中书搢笏,郾读之,乃杜牧所赋阿房宫,辞既警拔,而武陵音吐鸿畅,坐客大惊。武陵请曰:“牧方试有司,请以第一人处之。”郾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对,武陵勃然曰:“不尔,宜以赋见还。”郾曰:“如教。”牧果异等。

④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事流永州,宗元贤其人。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每言宗元无子,说度曰:“西原蛮未平,柳州与贼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使得优游江湖。”度未及用,而宗元死。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判度支:官名,兼管财政收支事务。②和籴:官府出资向百姓购买粮食。③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脱有寇城   (__________)    (2)权不归有司也  (__________)
(3)郾已得其人 (__________)    (4)事流永州 (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待宾友 请息交绝游
B.无逾月积 秦师轻无礼
C.出袖中书搢笏    留沛公与饮
D.杜牧所赋阿房宫  遣武以中郎将使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尔,宜以赋见还。
(2)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
【小题4】“武陵不答”和“武陵勃然”等细节分别表现出吴武陵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小题5】从全文看,文章最后一段的补充叙述对刻画吴武陵形象的作用。

同类题3

完成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掩搦护送,楚掠凝惨。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劳。
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①,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以此获宥者数十百姓。
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免官。
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私忿,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
(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
注:①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光宅元年与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后为武后所派大将李孝逸击败,被部下杀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讫代不辱一人 讫:请求
B.俾相钩逮  俾:使,让
C.后不许,犹坐免官  许:答应
D.罪当诛,请按之    按:查办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忍杖罚,民服其恩。 距其院东五里,
B.无斩法则不得相缘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C.今生之,何也 为之奈何
D.不可以私害公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小题3】以下句子中,全都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一组是( )
①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
②讫代不辱一人
③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
④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
⑤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
⑥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
B.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
C.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
D.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
【小题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惊,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
B.徐有功曾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理寺,是关系到人命的地方,不可以阿附圣旨诡辩言辞,来求得暂时的解脱。”
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
D.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
(2)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
(3)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

同类题4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 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 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 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 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 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 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 之!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生四岁而孤.(   )   (2)尝夜烛.治官书(   )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吾之始归.也(   )
A 归依    B.归还    C.归属    D.出嫁
(2)屡废.而叹(   )
A.废除    B.停止    C.废黜    D.衰败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毋以是为我累 / 成以其小,劣之
B.吾于汝父 / 于其身也,则耻师之
C.吾之始归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修泣而志之 /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小题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 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小题5】“使其言然”之“然”具体是指□□□□。
【小题6】根据欧阳修父亲的主要品格,概述文中的相关事迹,完成表格。
欧阳修父亲的品质   相关事迹
居家廉洁   
俸亲至孝   
居官仁厚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后二,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然公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尤区区如此者,盖其希慕之至焉耳。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王彦章画像记》(有删改)
注:①敬翔:梁朝宰相。②末帝:梁末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易国而八姓 改换
B.窃有善善恶恶之志   褒扬
C.期以三日破敌 希望
D.而予尤区区如此者   诚恳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①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  ②句读之不知
C.①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①盖其希慕之至焉耳  ②尔其勿忘乃父之至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2)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
【小题4】文中哪些内容从侧面表现了王彦章的“义勇忠信”?请用自己的话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