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①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此时,苏轼40岁,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②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小题1】关于词的上片,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直写夫妻生死相隔,如今已是十年,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
B.“不思量,自难忘”,“不思”与“难忘”看似矛盾,但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诗人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情感,夫妻情深,难以消除。
C.“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诗人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心情极为沉痛,如今远隔千里,凄凉也无处可话,孤苦难消。
D.“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诗人想象自己假如与妻子再见也应互不认识,表达了自己年老孤苦的无奈与痛苦之情。
E. 词的上片直接破题,抒发诗人对亡妻的深情,诗句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寓意却十分深刻。
【小题2】请找出词中“记梦”的部分,并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01 08:2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项是(   )
A.山川相缪,乎苍苍   郁:茂盛的样子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薄酒
C.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挟:带着
D.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 卒:终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正襟危坐问客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知不可骤得 其闻道也固先
C.惟江上清风 则凡数州土壤
D.客亦知夫水月 日其徒上高山
【小题3】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滔滔江水,文中的“客”想到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慨叹,这其实也可以看作苏轼借客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B.在作者看来,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因此,对人来说,不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应当抓紧时间、积极进取、力争创下惊世伟业。
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客答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展示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作者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羡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从中得到乐趣,这表现了作者高雅的精神追求。
【小题4】把文中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