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牛)徽举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乾符中选滥,吏多奸,岁调四千员,徽治以刚明,柅① 杜干请,法度复振。
父蔚避地于梁,道病,徽与子扶篮舆,历阁路,盗击其首,血流面,持舆不息。盗迫之,徽拜曰:“人皆有父,今亲老而疾,幸无骇惊。”盗感之,乃止。及前谷,又逢盗,辄相语曰:“此孝子也!”共举舆舍之家,进帛裹创,以饘饮②奉蔚,留信宿去。抵梁,徽趋蜀谒行在,丐归侍亲疾。会拜谏议大夫,固辞,见宰相杜让能曰:“上迁幸当从,亲有疾当侍,而徽兄在朝廷,身 乞还营医药。”时兄循已位给事中,许之。父丧,客梁、汉。终丧,以中书舍人召,辞疾,改给事中,留陈仓。
张濬伐太原,引为判官,敕在所敦遣。徽太息曰:“王室方复,廥③藏殚耗,当协和诸侯以为藩屏,而又济以兵,诸侯离心,必有后忧。”不肯起。濬果败。复召为给事中。杨复恭叛山南, 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昭宗怒,持奏不下。茂贞亟请,帝召群臣议,无敢言。徽曰:“王室多难,茂贞诚有功。今复恭阻兵而讨之,罪在不俟命尔。臣闻两镇兵多杀伤,不早有所制,则梁、益之人尽矣。请假以节,明约束,则军有所畏。”帝曰:“然。”乃以招讨使授茂贞,果有功,然益偃蹇,帝使宰相杜让能将兵诛讨,徽谏曰:“岐,国西门。茂贞凭其众而暴,若令万分一不利,屈威重奈何?愿徐制之。”不听。师出,帝复召徽曰:“今伐茂贞,彼众乌合,取必万全,卿计何日有捷?”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军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 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九》,有删改)
【注释】①柅(nì):遏制。 ②饘(zhān)饮:稠粥。 ③廥(kuài):仓库。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军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 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
B.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军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 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
C.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军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 而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
D.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军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 师果败/遂杀大臣/王室益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提拔的意思,是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我国古代表官职升降的 词语“迁”“徙”同义。
B.乾符,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我国第一个年号是建元,最后 一个年号是宣统。
C.敕,敕令,我国古时自上告下之词,南北朝以后特指皇帝的诏书,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 臣僚等。
D.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按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也可喻 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徽为官严正。他担任吏部员外郎时,治理严明,杜绝官员选拔中的委托求情现象,使 法令制度得以重新振兴。
B.牛徽孝敬父亲。牛徽的父亲在赶赴梁地的路上得病,牛徽亲自与自己的儿子抬轿护送, 遭遇强盗被打伤,仍然抬轿不停步。
C.牛徽心忧国事。张濬讨伐太原时,牛徽认为王室正处于恢复时期,国库亏空,应与各诸 侯和睦相处,巩固边防,不要发动战争。
D.牛徽袒护将领。针对李茂贞擅自行动一事,群臣不敢说话,只有牛徽劝谏皇上把招讨 符节授予李茂贞,后又劝谏不要讨伐李茂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抵梁,徽趋蜀谒行在,丐归侍亲疾。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8 02:0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光弼严毅沉果,有大略,幼善骑射。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袭父封。以破吐蕃、吐谷浑功,云麾将军。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为副,爱其,欲以子之。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云中太守。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团练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郡为战区,胔资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出为贼幽闭者,厚恤其家。渣关失守,玄宗蜀,人心惊骇。肃宗理兵干灵武,授光弼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侮易承业,光弼闻之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圣。”使者诏不敢出,乃斩以徇,威震三军。至德二载,思明、希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新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其军,乃约降。至期,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后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放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诸将罪,以光弼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未几,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节选自《新唐书·李光弼传》)

(注)胔:腐烂的尸体。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日忠烈/
B.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C.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人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D.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小题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其,欲以子之 材:通“才”,才华.妻:用作动词,给……做妻子。
B.使者诏不敢出,乃斩以徇 内:通“纳”,收纳。众:作状语,当众。
C.光弼遣人之   穴:用作动词,挖洞穴。颓:使动用法,使……倒塌。
D.将其军,乃约降 沉:使动用法,使……沉陷。阳:假装,表面上。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父封 俄:过了不久B.玄宗蜀 幸:皇帝亲临
C.贼伤十二 十二:十分之二D.帝诸将罪 贷:严惩
【小题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出为贼幽闭者B.肃宗理兵于灵武
C.障以木幔D.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小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指多次升迁,连续升迁,迁,指官职变动,后文的进、摄、兼、拜等皆是此意。
B.长揖:古代汉族的交际礼仪风俗,见面时拱手自上而至极下,大多数用于晚辈对长辈。
C.年号: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词意吉瑞隽永,如建隆、永平、至德。
D.牙帐:古代官署的大门上有猛兽利牙的图案,所以称官署为牙,牙帐指将帅所居营帐。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弼少善骑射,有谋略。他得到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和当朝重臣郭子仪的赏识,后曾担任户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
B.李光弼能征善战。至德二年,史思明等人前来攻城。此时敌众我寡,李光弼力排众议,灵活地运用战术,击退了敌人。
C.李光弼为国钉敌,忘我无私。在叛军围城之时,他就算经过自己家口也不看一眼;在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
D.李光弼领兵有方。相州一城,战况惨烈。敌人一路劫掠,只有李光弼带领部队拼力抗战,最后整治军队回到了太原。
【小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团练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
(2)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侮易承业,光弼闻之素不平。
(3)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家,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古代常常以名为敬称,以字表示谦称。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可能有多个年号。如文中的“天宝”“元和”都是年号。
C.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天子死曰崩(驾崩、山陵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为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有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等。
【小题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祖先被迫流亡到西域,直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回到巴西定居,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B.李白的朋友吴筠被召入京以后,推荐李白也到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赞叹他的才华人间少有。
C.在贺知章的推荐下,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得以步入仕途,在朝中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惜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D.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2)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温,字敦美,海州朐山人也。(杨)行密起合淝,隶帐下。行密所与起事刘威、陶雅之徒,号三十六英雄,独温未尝有战功。及行密欲杀朱延寿等,温用其客严可求谋,教行密阳为目疾,事成,始预谋议。与张颢有隙,使钟章杀之。温疑章不果,夜半使人探其意,阳谓曰:“温有老母,惧事不成,不如且止。章曰“言已出口,宁可已乎?”温乃安。隆演立,迁升州刺史,治舟师于金陵。天祐十年,遣招讨使李涛攻越,战于临安,裨将曹筠奔于越,涛败被执。温间遣人语筠曰:“吾用汝为将,汝军有求吾不能给,是吾过也。”赦筠妻子不诛,厚遇之。秋,越人攻毗陵,温战于无锡,筠感温前言,临战奔归,遂败越兵。十二年,封温齐国公。温城升州,建大都督府。刘信围虔州,久不克,使人说谭全播出降,遣使报温,温怒曰:“信以十倍之众,攻一城不下,而反用说客降之,何以威敌国”答其使者而遣之,曰:“吾以信也。”因命济师,遂破全播。人有诬信将反者,信闻之,因自献捷至金陵见温,温与信博,信敛骰子厉声祝曰刘信欲背吴愿为恶彩苟无二心当成浑花温遽止之一掷六子皆赤温惭自以卮酒饮信然终疑之温客尤见信者,惟骆知祥、严可求,可求善筹画,知祥长于财利,温尝以军旅问可求,国用问知祥,吴人谓之“严、骆”。初随行密破赵锽,诸将皆争取金帛,温独据余囷,作粥以食饿者。十六年,温请隆演即吴王位,遂建国改元。隆演卒,温越次立其弟溥。顺义七年,温病卒,年六十六,追封齐王,谥曰武。李昪僭号,号温为义祖。

(节选自《新五代史·吴世家第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信敛骰子厉声祝曰/刘信欲背吴愿/为恶彩/苟无二心/当成浑花/温止之/一掷/六子皆赤/温惭/自以卮酒饮信/然终疑之/
B.信敛骰子厉声祝曰/刘信欲背吴/愿为恶彩/苟无二心/当成浑花/温邃止之/一掷/六子皆赤/温惭/自以卮酒饮/信然终疑之/
C.信敛骰子厉声祝曰/刘信欲背吴/愿为恶彩/苟无二心/当成浑花/温遽止之/一掷/六子皆赤/温惭/自以卮酒饮信/然终疑之/
D.信敛骰子厉声祝曰/刘信欲背吴愿/为恶彩/苟无二心/当成浑花/温遽止之/一掷/六子皆赤/温惭/自以卮酒饮/信然终疑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即今南京,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曾相继在此建都,后改称为临安。
B.都督起于三国,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C.改元是指历史上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D.僭号是指冒用帝王的称号或者超越自己本来地位的称号,文中指李昪称帝一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温体谅他人,主动承担责任。他派军攻越,曹筠投降越军,他认为自己也有过错,赦免、厚待曹筠的妻儿,后曹筠很感动,率兵归程共败越军。
B.徐温为人多疑,行事谨慎有加。他与张颢有矛盾,想派钟章刺杀张颢,又担心钟章能力不足,不能成事,因此焦虑,半夜试探钟章后,才放下心来。
C.徐温知人善用,虚心向人请教。在他的门客中,严可求擅长出谋划策,骆知祥擅长理财谋利,他经常分别向二人请教行军打仗和国家财用方面的事。
D.徐温关爱百姓,不以财物为重。起初徐温跟随杨行密击败赵时,其他的将领都争抢金帛财物,唯独徐温占据剩下的粮仓,并煮粥给饥饿的人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用其客严可求谋,教行密阳为目疾,事成,始预谋议。
(2)信以十倍之众,攻一城不下,而反用说客降之,何以威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