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解语花·上元
周邦彦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注】①浥:湿润。②莲:莲花形状的花灯。③桂华:月光。④耿耿:明亮。⑤素娥:嫦娥的别称,亦用作月的代称。⑥都城放夜:旧时都城有夜禁,街道断绝通行。唐代起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暂时弛禁,准许百姓夜行。⑦游冶:出游寻乐。⑧飞盖:驱车。
【小题1】简要分析周邦彦词中的“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和柳永词中的“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在语言风格、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小题2】结合全词,说说“从舞休歌罢”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07 12:0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释: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去,故称。③瀚海:大海。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篇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因受到雨水滋润而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上阕“人静”句,“自乐”写出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情境,反衬出词人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而对乌鸢生出的羡慕之情。
C.“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悦耳的潺潺流水声。
D.从“黄芦苦竹”“九江船”“急管繁弦”等词语可以看出词人以白居易自比。因为词人处在“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
【小题2】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请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以肯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突出了词人乡愁之深。
E. 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小题2】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