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秋色如画,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
B.临水人家竹篱茅舍,岸边酒旗迎风轻扬,远处烟村错错落落,一丝温暖慰藉油然而生,一缕乡思也由心底萌生。
C.“凄凉”二字直抒胸臆,点明“乡心”的况味,处此境地,“心”不由己,深入一层写乡思之撩人,感情更深挚。
D.“凤楼”借指家中的妻子,此句写路远人遥,视线难及,回头凝望,也是徒劳,点明“乡心”的具体内涵。
E. 最后四句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全从实处着笔,身未经而心先想,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
【小题2】整首词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词句简要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5 09:48: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墨池记
曾巩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③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注】①张芝: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述“墨池”得名的由来。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小题3】对“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也想要推广墨池的景点来劝勉那些作学问的人吗?
B.或者也想推广王羲之苦学的事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吗?
C.大概也是想推广墨池的景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吗?
D.或者也想推广王羲之苦学的事来勉励那些作学问的人吗?
【小题4】概括本文具体的写作缘由。
【小题5】从文意看,作者对《临川记》中所述“墨池”这一遗迹的由来尚有疑问,为何他还为“墨池”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