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解褐左玉钤卫兵曹参军,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胁人子女,隐甫劾状,反为所挤,贬邛州司马。玄宗时,梨园弟子胡雏善笛,有宠,尝负罪匿禁中。帝以他事召隐甫,指曰:“就卿丏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再拜出,帝遽谢,与胡雏,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居三岁,进拜御史大夫。初,台无狱,凡有囚则系大理。贞观时,李乾佑为大夫,始置狱,由是中丞、侍御史皆得系人。隐甫执故事,废掘诸狱。其后患囚往来或漏泄,复系之厨院。台中自监察御史而下,旧皆得颛事,无所承谘。隐甫始一切令归禀乃得行,有忤意辄劾正,多贬绌者,台吏侧目,威名赫然。帝尝诏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隐甫一日会朝集使,询逮检实,其暮皆讫,议者服其敏,帝尝谓曰:“卿为大夫,天下以为称职。”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等暴其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迁刑部尚书,兼河南尹。帝还京师,即拜东都留守,累封清河郡公,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忠。始,帝欲相隐甫也,谓曰:“牛仙客可与语,卿常见否?”对曰:“未也。”帝曰:“可见之。”隐甫终不诣。他日又问,对如初。帝乃不用。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隐甫所至絮介自守,明吏治,在职以强正称云。
(节选自《新唐书﹒崔隐甫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B.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C.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D.子弟或问故/答曰/吾不以其人微易之也/其材不逮中/人可与之对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梨园”, 戏剧界雅称梨园,演员称梨园子弟。因唐代培养乐工之所设在当时长安禁苑附近的梨园而得名。
C.“刑部尚书”是六部中刑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监察和刑狱的大臣。
D.“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隐甫执法严正,无所回避。惠范倚仗太平公主的权势逼迫他人,崔隐甫检举揭发他;针对胡雏一事,崔隐甫欲辞官抗命,最终将罪犯绳之于法。
B.崔隐甫能力突出,精通吏治。担任御史大夫时,整顿吏治,加强了专断独行的作风,使御史台威名显赫。
C.崔隐甫处事敏捷,毫不拖沓。外官考核,以往整个春季都不能考核完毕,崔隐甫却仅用一天,被皇帝称赞。
D.崔隐甫志节高尚,刚直不阿。崔隐甫因鄙薄牛仙客的才能,没有遵循玄宗要其会见牛仙客的指示,因而错失拜相的机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他事召隐甫,指曰:“就卿丏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
(2)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等暴其过,说赐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24 07:0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父邕,当隋季,率里中数千人为本郡讨贼。定方骁悍有气决,年十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邕卒,代领其众,破剧贼张金称、杨公卿,追北数十里,自是贼不舍境,乡党赖之。贞观初,从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磧口,率彀马二百为前锋,乘雾行,去贼一里许,雾霁,见牙帐,驰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惶窘各遁去,靖亦寻至,余党悉降。再迁左卫中郎将。与程名振讨高丽,破之。拜右屯卫将军、临清县公。从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贺鲁,至鹰娑川,贺鲁率二万骑来拒。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捣贼营,贼众大溃,所弃铠仗、牛马藉藉山野不可计。副总管王文度疾其功,矫制收军不深入。于是马癯卒劳,无斗志。定方说知节曰:“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何功之立哉?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理不其然!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不从。至怛笃城,有胡人降,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定方曰:“此乃自作贼耳,宁曰伐叛!”及分财,定方一不取。高宗知之,比知节等还,悉下吏,当死,贷为民。会都曼先镇诸胡,劫所部及疏勒、硃俱波、喝般陀三国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师进攻之,都曼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顿首请曰:“臣向谕陛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曰:“朕为卿全信。”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

(节选自《新唐书》卷 一百一十一)

注灌:瘦弱。阃外: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阃堞, 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宥:宽恕。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B.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C.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D.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帐,中国古代将帅所居营帐,也指边境少数民族自封的所谓“首都”。
B.公主,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帝女或者朝廷重臣的女儿的特定称谓。
C.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他们为有司。
D.陛下,原指朝廷大殿下的侍者,后指与帝王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烈骁勇彪悍,年少便成大器。他十五岁时,追随父亲讨贼,多次率先攻入敌阵。父亲去世后,他接替父亲统帅部众破贼,威振乡里。
B.苏烈杀敌英勇,连续立下战功。他跟从李靖袭击突厥颉利时,趁着大雾骑马杀敌数十百人,使敌或走或降;在讨伐高丽中再次立下新功。
C.苏烈轻财重义,一心为国立功。面对副总管王文度的嫉妒行径,他力劝程知节乘胜追击敌人为国立功;等到分取财物时,他却一无所取。
D.苏烈心地善良,敢于为俘请命。在乾阳殿进献贼首俘虏都曼时,他磕头恳求皇上赦免自缚请降的叛贼都曼的死罪,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定方说知节曰:“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何功之立哉?”
(2)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弘机,京兆万年人。祖元礼,隋新州刺史。弘机仕贞观时为左千牛胄曹参军,使西突厥,册拜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叛,道梗,三年不得归。裂裾录所过诸国风俗、物产,为《西征记》。比还,太宗问外国事,即上其书。帝大悦,擢朝散大夫。累迁殿中监。显庆中,为檀州刺史,以边人陋僻,不知文儒贵,乃修学官,画孔子、七十二子、汉音名儒象,自为赞,敦劝生徒,繇是大化。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宦者犯法,杖乃奏,帝嗟赏,赐绢五十匹,曰:“后有犯,治之,毋奏。”迁司农卿。

帝尝言:“两都,我东西宅,然因隋宫室日仆不完,朕将更作,奈财用何?”弘机即言:“臣任司农十年,省惜常费,积三十万缗,以治宫室,可不劳而成。”帝大悦,诏兼将作、少府二官,督营缮。初作宿羽、高山等宫,徒洛中桥于长夏门,废利涉桥,人便之。天于乃登洛北绝岸,延跳良久,叹其美,诏即其地营宫,所谓上阳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谓侍御史狄仁杰曰:“古天子陂池台榭皆深宫复禁,不欲百姓见之,恐伤其心。而今列岸謻廊亘王城外,岂爱君哉?”弘机猥曰:“天下有道,百宜奉职,任辅弼者,则思献修事。我乃身藏臣,守官而已。“仁杰非之。俄坐家人犯盗,劾免官。

初,东都方士朱钦遂为武后所宠,奸赃狼籍。弘机白;“钦遂假中宫驱策,依倚形势,亏紊皇明,为祸乱之渐。”帝遣中使慰谕,敕母漏言,逐钦遂于边,后恨之。水淳中,帝幸东都,至芳桂宫,召弘机使白衣检校国苑,将复任之,为后掎而止。终检校司农少卿事。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列传第二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B.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C.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D.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亲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牛,禁卫官千牛备身、千牛卫的省称。掌执千牛刀,为君王护卫。
B.生徒,指唐代的科举制度中,经学馆选拔后举荐到尚书省参加各科考试者。
C.两都,又称“两京”,即两个京城。唐代两都是指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D.中宫,即宫中,此处代指宫中的宦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弘机处处留心,不辱使命。他出使西突厥时遇石国反叛,道路不通,于是撕下衣襟记录下途经各国的风俗、物产,撰写了《西征记》,回国后呈给皇帝,皇帝大为赞赏,升任他做朝散大夫。
B.韦弘机铁面无私,执法严明。他主管东都营田苑时,对犯法的宦官,杖打后才奏报,皇帝赞叹,赐给他五十匹绢,说:“以后有犯法的,直接处置他们,不用奏报。”
C.韦弘机节财省用,为君解忧。皇帝想要修整宫室,苦于财力不足。韦弘机提出用他担任司农卿期间节省的三十万缗营造宫室,皇帝非常高兴,下诏由他督造了多个宫殿。
D.韦弘机仗义直言,得罪武后。他告发受武后宠幸的方土朱钦遂贪赃枉法,因此得罪武后。太宗欲复韦弘机之职,受到武后阻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有道,百官奉职,任辅弼者,则思献替事。我乃府藏臣,守官而已。
(2)帝遣中使慰谕,敕毋漏言,逐钦遂于边,后恨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段秀实,字成公,本姑臧人。曾祖师浚,仕为陇州刺史,留不归,更为汧阳人。秀实六岁,母疾病,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及长,沈厚能断,慨然有济世意。举明经,其友易之,秀实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弃去。

天宝四载,从安西节度使马灵詧讨护密有功,授安西府别将。灵詧罢,又事高仙芝。仙芝讨大食,围怛逻斯城。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嗣业惭,乃与秀实收散卒,复成军,还安西,请秀实为判官。迁陇州大推府果毅。后从封常清讨大勃律,次贺萨劳城,与虏战,胜之。常清逐北,秀实曰:“贼出羸师,饵我也,请大索。”悉得其廋伏,虏师唧。改绥德府折冲都尉。

肃宗在灵武,诏嗣业以安西兵五千走行在。节度使梁宰欲逗留观变,嗣业阴然可。秀实责谓曰:“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嗣业因固请宰,遂东师,以秀实为副。嗣业为节度使,而秀实方居父丧,表起为义王友,充节度判官。安庆绪奔邺,嗣业与诸将围之,以辎重委河内,署秀实兼怀州长史,知州事,兼留后。诸军战愁思冈,嗣业中流矢卒,众推荔非元礼代将其军。秀实闻之,即遗白孝德书,使发卒护丧送河内,亲与将吏迎诸境,倾私财葬之。元礼高其义,奏擢试光禄少卿。俄而元礼为麾下所杀,将佐多死,惟秀实以恩信为士卒所服,皆罗拜不敢害,更推白孝德为节度使。秀实凡佐三府,益知名。

朱泚反,翌日,泚召秀实计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休并语,至僭位,勃然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可磔万段,我岂从汝反邪!”遂击之。泚举臂捍笏,中颡,流血蔑面,匍匐走。贼众未敢动。秀实大呼曰:“我不同反,胡不杀我!”遂遇害,年六十五。海宾、明礼、灵岳等皆继为贼害。

初,秀实自泾州被召,戒其家曰:“若过岐,朱泚必致赠遗,慎毋纳。”至岐,泚固致大绫三百,家人拒,不遂。至都,秀实怒曰:“吾终不以污吾第。”以置堂之梁间。吏后以告泚,泚取视,其封帕完新。

兴元元年,诏赠太尉,谥曰忠烈。赐封户五百,庄、第各一区;长子三品,诸子五品,并正员官。帝还都,又诏致祭,旌其门闾,亲铭其碑云。太和中,子伯伦始立庙,有诏给卤簿,赐度支绫绢五百,以少牢致祭。

(摘编自《新唐书段秀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B.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C.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D.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果毅:果毅都尉的简称,唐宋军事职官名。果毅都尉在唐代是折冲都尉的副职,每折冲府二人,分左、右,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
B.行在:也称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文言文中一般指天子巡行所到暂住之地。
C.卤簿: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也叫露板,常用来代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诏书等。
D.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牛、羊、豕(猪)叫“太牢”,少牢则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只用羊﹑豕。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秀实秉持孝道,自尊心强。六岁时母亲患病,七日不吃不喝尽心服侍;认同友人对明经科的鄙视,放弃了举荐入仕的机会。
B.段秀实有勇有谋,仁义为先。随马灵詧出征不利时,批评了副将李嗣业逃跑的行为,但后来又拿出私财为战死的李嗣业办后事。
C.段秀实为人恩义,受人敬重。荔非元礼和不少将士被杀,而段秀实幸免于难,并且先后辅佐三任节度使,有很高的知名度。
D.段秀实英勇无畏,有先见之明。朱泚僭位之前就告诫家人不收他的礼物,后来更是当面痛骂反贼,英勇就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嗣业与诸将围之,以辎重委河内,署秀实兼怀州长史,知州事,兼留后。
(2)初,秀实自泾州被召,戒其家曰:“若过岐,朱泚必致赠遗,慎毋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笫进士,调乌程尉。武后嵩高,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府冑曹参军。吏部侍郎马載曰:“古称一日千里,苏生是已。”再迁监察御史。长安中,诏覆来俊臣等冤狱,颋验发其诬,多从洗宥。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颋在太极后莞,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差。书史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中书令李峤曰:“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迁太常少卿,仍知制诰。遭父丧,起为工部侍郎,辞不拜,终制乃就职。帝问宰相:“有自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乎?”对曰:“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乃诏以颋为中书侍郎。帝劳曰:“方美官缺,每欲用卿,然宰相议遂无及者,朕为卿恨。陆象先殁,紫微侍郎未尝补,朕思其人无易卿者。”颋顿首谢。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与宋璟同当国,璟刚正,多所裁决, 辄能推其长。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二人相得欢甚。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时蜀凋敝,人流亡,诏颋收剑南山泽盐铁自赡。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井置炉量入计出分所赢市谷以广见粮。时前司马皇甫恂使蜀,檄取库钱市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颋不肯予,因上言:“遣使衔命,先取不急,非陛下以山泽赡军费意。”或谓颋:“公在远,叵得忤上意。”颋曰:“不然。明主不以私爱夺至公,吾可以远近废忠臣节邪?”从封泰山,诏颂朝觐坛,世咨其文。还,分主十铨事。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新唐书·苏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井置炉/量入计出/分所赢市谷以广见粮
B.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井置炉/量入计出分/所赢市谷/以广见粮
C.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井置炉/量入计出/分所赢市谷/以广见粮
D.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井置炉/量入计出分/所赢市谷以广见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铨事是一种选官制度,根据资格条件选拔官吏,苏颋晚年曾分管十科选官事务。
B.侍郎,官名。隋唐之时,于京城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国家政务,侍郎是六部的副长官,上有尚书。
C.封禅是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文中武则天在嵩山举行封禅之典,苏颋也曾跟随皇帝在泰山封禅。
D.“卿”是古代高级官员的代称,君王常称亲近的大臣为卿,有的称“爱卿”, 如文中的“太常少卿”。古时“卿”也是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颋年少聪敏,颇受赞誉。他读书过目不忘,进土及第后,应考贤良方正,成绩优等,官职升得很快,因而吏部侍郎马载称赞他“一日千里”。
B.苏颋处理政务,思如泉涌。玄宗平定内乱,积压的公文很多,他口授处理意见,不仅速度快,而且斟酌恰当,令李峤自叹不如。
C.苏颋深得器重,屡获拔擢。父亲去世后,他拒绝了皇帝要他夺情的要求,坚持服满丧制才任职;丧期结束,皇帝又破格任命他为中书侍郎。
D.开元八年,苏颋从礼部尚书职位上被罢免,不久出任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为改善蜀地民生凋敝的状况做出了贡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
(2)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题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材料二: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口:“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B.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C.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D.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纵横术,指战国至秦汉时期,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如张仪、苏秦等人所使用的谋术。
B.辟,古代指授予官职,文言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封、拜、除、授”等。
C.华阴,“华”指华山,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之阴”,所以该县因在华山南麓而得名。
D.翰林是古官名,最早追溯到唐代,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并备皇帝咨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才华横溢。苏题称赞李白才高可比司马相如,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唐玄宗初见李白便赐他为翰林供奉。
B.李白狂放不羁。李白为官后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他被赐金放还后,还穿着御赐宫锦袍月夜泛舟,旁若无人。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甚至让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为他研墨。
D.李白声名远扬。李白在华阴公堂上的供状并未署名,仅历数自己在长安之事,县令立刻知道他的身份,并将他释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2)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