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黄巢犯京师,奔赴行在,拜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寻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谢日,面赐金紫之服,寻召充翰林学士。上在蜀,关东用兵,征发招怀,书诏云委。让能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僖宗嘉之,累迁户部侍郎。从驾还京,加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险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时朱玫立襄王称制,天下牧伯附之者十六七,贡赋殆绝。朝士才十数人,行帑(tǎng,府库)无寸金,廪无颗粒,卫兵不宿饱。帝垂泣侧席,无如之何。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京师平,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进封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驾在凤翔,李昌符作乱,倏然变起,让能单步入侍。时朝臣受伪署者众,法司请行极法,以戒事君。让能固争之,获全者十七八。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B.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C.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D.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六部还包括吏、礼、兵、刑、工。
C.“拜、迁、进阶、兼”这几个词都表示官职的提升。
D.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让能对皇上十分忠诚。沙陀军进犯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让能听到发生祸变就出宫随驾;后来皇上逃离凤翔前往宝鸡,他也始终不离左右。
B.杜让能有谦逊精神。皇上想要晋升杜让能为金紫光禄大夫,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婉言拒绝了皇上的赏赐。
C.杜让能镇定地面对危局。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时,朝廷官员大都归附,僖宗皇帝束手无策,让能镇定地提出对策,最终解决了危机。
D.杜让能敢于提不同意见。当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奏请皇帝对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处以极刑来警诫官员时,让能坚决力争,使其中大部分的人得以保全。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
(2)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18 02:50: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乃隐居太白山 。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

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以 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 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深入不二, 则今之维摩诘。”

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 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 圆而行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纠纠武夫,公侯干城’, 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 思邈自云开皇 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 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 ,不啻百岁人矣。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 传授,有如目睹。东台侍郎孙处约将其五子——侹、儆、俊、佑、佺以谒思邈。思邈曰:“俊当先贵,佑当晚达,佺最名重,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卢齐卿童幼时,请问人伦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孙当为属吏,可自保也。”后齐卿为徐州刺史,思邈孙溥果为徐州萧县丞。思邈初谓齐卿之时,溥犹未生,而预知其事。凡诸异迹,多此类也。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 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思邈以王室多故:原因
B. 吾方助之以人  济:帮助
C. 吾闻善言天者, 必之于人 质:(以……为)本源
D. “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也 方:方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 弱冠 ,一种成人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并赐以字,以示 成年。后世泛指二十 左右的年轻男女。
B. 国子博士,古代学官名。主要职掌国子学学生的学业,有的还担当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
C. 方伯 ,殷周时代的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文中方伯指唐代刺史、观察使一类的职务。
D. 牲牢 ,指牲畜,古代行祭前需 先将此类牲畜饲养于牢,故称牲牢。按祭祀者身份地位分太牢和少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 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孙思邈择时而 出。在乱世,他避世隐居,辞不就官 ;遇明主太宗宣召,才肯接受就职。
B. 孙思邈圆融贯 通。主张把自然现象与人体疾病结合研究;处事上主张胆大心细,灵活又有原则。
C. 孙思邈养生有方。九十多岁高龄,然而视力听力还没有衰退,神采奕奕,死后容貌不改。
D. 孙思邈聪明博 达。能述前朝事情,犹如亲眼见过 ;又能预言后事,屡屡验证,非常神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
(2)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祎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①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令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同为侍读。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是时秘书省典籍散落,条疏无叙,怀素上疏曰:“南齐已前坟籍,旧编王俭《七志》。已后著述,其数盈多,《隋志》所书,亦未详悉。望括检近书篇目,并前志所遗者,续王俭《七志》,藏之秘府。”上于是召学涉之士国子博士尹知章等,分部撰录,并刊正经史,粗创首尾。会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马怀素传》,有删改)

(注)①中使:指宦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B.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C.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D.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品秩不高而权限广。
B.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用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C.侍读,名义上是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但实际上只作为照顾皇帝起居的近侍,有职无权。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是褒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怀素十分好学。马怀素年少时家境困窘连灯烛都没有,就白天打来柴草,夜晚点燃用来看书;为官后,也手不释卷。
B.马怀素不畏君威。武则天恼怒马怀素没有按照她的旨意办案,亲自责问。马怀素启奏,昔日栾布为彭越辩解尚不被罪,他为元忠辩解也不应受牵连。
C.马怀素忠于职守。夏官侍郎李迥秀仗恃张易之的权势,接受贿赂,马怀素上奏皇帝,弹劾他,李迥秀被罢免了职务。
D.马怀素尽享哀荣。马怀素死后,皇帝特意为他举哀,停止上朝一天,追赠他润州刺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
(2)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王徽,字昭文,京兆杜陵人,其先出于梁魏。魏为秦灭,始皇徙关东豪族实关中,魏诸公子徙于霸陵。以其故王族,遂为王氏。

②广明元年十二月三日,黄巢入潼关,其夜僖宗出幸。时京师收复之后,宫寺焚烧,园陵毁废,故车驾久而未还。乃以徽为大明宫留守、京畿安抚制置、修奉园陵等使。徽方治财赋,又兼制置,王畿之人,大半流丧,乃招合遗散,抚之如子。数年之间,版户稍葺,东内斋阁,缮完有序。

③中外权臣,遣人治第京师。因其乱后,多侵犯居人,百姓告诉相继。徽不避权豪,平之以法。由是残民安业,而权幸侧目恶其强。权臣愈怒,奏罢徽使务,以本官征赴行在。寻授太子少师,移疾退居蒲州。满十旬,请罢。僖宗还宫复授太子少师疾未任朝谒。宰相以徽怨望,奏贬集州刺史,徽乃舆疾赴贬所。不旬日,沙陁逼京师,僖宗出幸宝鸡,而军容田令孜得咎。天子以徽无罪,召拜吏部尚书,封琅邪郡侯,食邑千户。

④硃玫既诛,天子自褒中还,至凤翔,召徽拜御史大夫。车驾还宫,徽上章,以足膝风痹,不任朝拜,乞除散秩,复授太子少师。及便殿中谢,昭宗顾瞻进对,曰:“王徽神气尚强,安可自便?”乃改授吏部尚书。进位检校司空,守尚书右仆射。大顺元年十二月卒,赠太尉,谥曰贞。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始皇徙关东豪族关中(____________)    ⑵乃徽为大明宫留守(____________)
⑶而权幸侧目其强(____________) ⑷硃玫诛(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僖宗还/宫复授太子/少师疾/未任朝谒。
B.僖宗还宫/复授太子少师/疾未任/朝谒。
C.僖宗还宫复/授太子/少师疾/未任朝谒。
D.僖宗还宫/复授太子少师/疾/未任朝谒。
【小题3】第④段中,王徽“改授吏部尚书”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徽乃舆疾赴贬所。
⑵天子以徽无罪,召拜吏部尚书。
【小题5】阅读全文,概括王徽的政绩。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翃,太原晋阳人也。自折冲授辰州刺史,迁朗州,有威望智术,所莅立名。大历五年迁容州刺史、容管经略使。自安史之乱,前后经略使陈仁琇、李抗、元结、长孙全绪等,虽容州刺史,皆寄理藤州,或寄梧州。及翃至藤州,言于众曰:“吾为容州刺史,安得寄理他邑!”乃出私财募将健,许奏以好爵,以是人各尽力。不数月,斩贼魁欧阳珪。驰于广州,见节度使李勉,求兵为援。勉曰:“容州陷贼已久,群獠方强,卒难图也。若务速攻,只自败耳,郡不可复也。”翃请曰:“大夫如未暇出师,但请移牒诸州,扬言出千兵援助,冀藉声势,成万一之功。”勉然之。翃乃以手札告谕义州刺史陈仁璀、藤州刺史李晓庭等,盟约讨贼。翃复募三千余人同力战,日数合。节度使牒止翃用兵。翃虑惑将士匿其牒奋起士卒大破贼数万众擒其帅梁崇牵贼遁数百里外尽复容州故境。翃发使以闻,奏置顺州,以遏余寇。前后大小百余战,生擒贼帅上献者七十余人。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充招讨处置使。
翃又令其将张利用、李实等分兵讨袭西原。遂收复郁林诸州。后因哥舒晃杀节度使吕崇贵,岭南复乱。翃遣大将李实悉所管兵赴援广州。西原贼率覃问复招合夷獠曰:“容州兵马尽赴广州,郡可图也。”于是悉众来袭。翃知其来,伏兵御之,生擒覃问,其众大败。代宗闻而壮之,遣中使慰劳,加金紫光禄大夫。
历汾州刺史、京兆尹。属发泾原兵讨李希烈,军次浐水,翃备供顿,肉败粮臭,众怒以叛。翃奔至奉天,加御史大夫,改将作监,从幸山南。车驾还京,改大理卿。出为福州刺史、福建观察使,入为太子宾客。
贞元十二年,检校礼部尚书,代董晋为东都留守。十八年卒,时七十余,赠礼部尚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翃虑/惑将士/匿其牒/奋起士卒/大破贼数万众/擒其帅梁崇牵/贼遁数百里外/尽复容州故境
B.翃虑惑将士/匿其牒/奋起士卒/大破贼/数万众擒其帅梁崇牵/贼遁数百里外/尽复容州故境
C.翃虑惑将士/匿其牒/奋起士卒/大破贼数万众/擒其帅梁崇牵/贼遁数百里外/尽复容州故境
D.翃虑/惑将士/匿其牒/奋起士卒/大破贼/数万众擒其帅梁崇牵/贼遁数百里外/尽复容州故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牒:又称移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即上级向下级发的公文。
B.太子: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为继承君位的人,一般由嫡长子继承,但也有例外。
C.贞元: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一般会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D.礼部尚书:礼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礼制以及学校、科考、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翃无法容忍刺史寄理他邑的局面。大历五年任容州刺史,他想改变自安史之乱以来容州官署在异地办公的局面,就奋力收复了容州。
B.王翃善于谋划。他到广州节度使李勉那里请求救兵,李勉不愿出兵,他就请求李勉扬言出兵,借以虚张声势,李勉同意了他的请求。
C.王翃有军事才干。王翃故意派遣大将李实赶赴广州,诱使西原贼军统帅覃问来偷袭容州,并设伏兵活捉了覃问。
D.王翃非常受器重,多次加官晋爵。打败西原贼军后,代宗大加赞赏并慰问犒赏,跟随皇帝到山南之后,更是受到了重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容州陷贼已久,群獠方强,卒难图也。
(2)属发泾原兵讨李希烈,军次浐水,翃备供顿,肉败粮臭,众怒以叛。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淹字执礼,材辩多闻,有美名。隋开皇中,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恶之,谪戍江表。赦还,高孝基为雍州司马,荐授承奉郎,擢累御史中丞。王世充僭号,署少吏部,颇亲近用事。洛阳平,不得调,欲往事隐太子。时封伦领选,以谂房玄龄,玄龄恐失之,白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尝侍宴,赋诗尤工,赐银钟。庆州总管杨文干反,辞连太子,归罪淹及王珪、韦挺,并流越巂,王知其诬,饷黄金三百两。
践祚,召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食四百户。淹建言诸司文案稽期,请以御史检促。太宗以问仆射封伦,伦曰:“设官各以其事治,御史劾不法,而索案求疪,是太苛,且侵官。”淹嘿然。帝曰:“何不申执?”对曰:“伦所引国大体,臣伏其议,又何言?”帝悦,以资博练,帝敕东宫仪典簿悉听淹裁订。
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所荐赢四十人,后皆知名。尝白郅怀道可用,帝问状,淹曰:“怀道及隋时位吏部主事,方炀帝江都,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帝曰:“卿时何云?”曰:“臣与众。”帝折曰:“事君有犯无隐,卿直怀道者,何不谠言?”谢曰:“臣位下,又顾谏不从,徒死无益。”帝曰:“内以君不足谏,尚何仕?食隋粟忘隋事,忠乎?”因顾群臣:“公等谓何?”王珪曰:“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帝笑曰:“卿在隋不谏,宜置。世充亲任,胡不言?”对曰:“固尝言,不见用。”帝曰:“世充愎谏饰非,卿若何而免?”淹辞穷不得对。帝勉曰:“今任卿已,可有谏未?”答曰:“愿死无隐。”
贞观二年疾,帝为临问。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始,淹典二职,贵重于朝矣,而亡清白名,获讥当世
(选自《新唐书·杜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B.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C.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D.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表,长江以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B.践祚,古代皇帝即位、登基,其中“祚”指皇位;“祚”还有福分之意,如《陈情表》中“门衰祚薄”。
C.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如《陈情表》中“当侍东宫”,汉代时期又指太后所居住的宫殿。
D.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方,也指宠爱妃嫔,本文中是第一个意思,后者如《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淹淡泊名利。隋朝开皇年间,他和朋友韦福嗣一起进太白山隐居,不愿做官,隋文帝很反感,贬谪了他们。
B.杜淹才学兼备。隋朝时被高孝基推荐,官至御史中丞;王世充时代,受到重用;因工于写诗,被赐予银钟。
C.杜淹明理敢谏。唐太宗时,他建议派御史检查督促各部门工作,虽然被指责,但他立足大局不为自己申辩。
D.杜淹慧眼识才。担任检校吏部尚书时,他推荐的四十人,后来都很知名;因郅怀道刚正不阿,杜淹力荐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淹典二职,贵重于朝矣,而亡清白名,获讥当世。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