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①。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洞房:幽深的居室。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小题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
【小题2】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26 12:0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鲁庄公与齐战于长勺,两军相望,此为何时!而以“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意者刿亦迂儒曲士之流欤?观其从庄公战,以我之盈,乘齐之竭;以我之整,逐齐之乱。机权韬略,与孙武、吴起并驱争先。使庄公之言,诚迂阔而不切事情,岂足以动刿之听耶?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殆必有说也!
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衔辔束之也;民之所以不敢肆意者,法制束之也。衔辔败,然后见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见民之真情。困之不敢怨,虐之不敢叛者,劫于法制耳。大敌在前,抢攘骇惧,平日之所谓法制者,至是皆涣然解散矣。法制既散,真情乃出……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乱,子羔走郭门,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曰:“吾亲刖子之足,此乃子报怨之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君之治臣也,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子羔特一有司耳,徒有哀矜之意,无哀矜之实,人犹且报之若是,况庄公君临一国,小大之狱皆必以情,人之思报,岂子羔比耶!狱,死地也;战,亦死地也。昔居死地尝受其赐,今安得不赴死地以答其赐哉?民既乐为之死,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
吾尝论古人之言兵,与后人之言兵不同。盖有论战者,有论所以战者。军旅形势者,战也;民心者,所以战也!昔晋士蒍尝曰:“礼乐慈爱,战所蓄也。”当时之论兵者,每如此。柳宗元论长勺之役,乃谓:“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乃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宗元之所言,皆所谓战,而非所以战也。乌足以知之?
(取材于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我之盈    盈:高昂B.民之所以不敢肆意者  肆:恣意
C.至是皆涣然解散矣    涣:离散D.徒有哀矜之意 矜:夸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    以我之整
B.君之治臣也   小大之狱皆必以情
C.此乃子报怨之时也 乃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
D.虐之不敢叛者 当时之论兵者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
②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
【小题4】作者与柳宗元各是从什么角度“言兵”的?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