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暮春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B.《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伤春的基调。
C.“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
D.李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黄词用叙事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怜花心事,曲折深入传给了读者。
E.两首词都写到了“沉香”,李词借时断时续的香烟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黄词则用炉香渐消,天还未暮以突出永昼难消与心境之孤寂。
【小题2】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6 11:01: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注)①上巳召亲族:在三月上旬巳日,古人有“修褉”的习俗,即召宴亲友,到水边嬉游,临水插花,以祛除不祥,祈求吉利。本词写于北宋灭亡后,作者南渡之后。②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永夜恹恹欢意少”,采用了一起入情、开门见山的手法。李清照南渡以后,忧国伤时的激越情绪,使她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
B.“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两句写词人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一个“空”字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与失望,以及对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安于半壁江山的不满。
C.“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三句承上启下,点明题旨,说明女主人公对上巳节的美酒佳肴极为满意,反映其惬意、愉快的心情。
D.本词题是“上巳召亲族”,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本词写出词人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小题2】词的下片末尾一句“可怜春似人将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