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cī],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①以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天宝中,州人酺[pú]②,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③。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④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yù] ⑤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⑥,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⑦江南,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注:①使执粪除圬塓:惩罚他做清扫涂刷墙壁的工作;②酺:欢聚饮酒;③遂庐火门山:于是陆羽就寄居在火门山;④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因不满时政,剪发佯狂不仕,故称楚狂接舆;⑤鬻 :卖;⑥:至陶羽形置炀突间:把陆羽制成陶像放在烘炉烟囱之间; ⑦宣慰:安抚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兄弟 鲜:少
B.使执粪除圬塓以之 苦:受罪
C.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   危:端正
D.临淮  次:住宿
【小题2】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貌侻陋,口吃
A.裴回不得意,或恸哭
B.召之,羽衣野服,挈具
C.冰,水为之寒于水
D.其隙也,则施施行,漫漫而游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
(2)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26 03:17: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萧复,字履初。生成里,姻从豪汰,以服御舆马相夸,复常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广德中,岁大饥,家百口,不自振,议鬻昭应墅。宰相王缙欲得之,使弟紘说曰:“以君才宜在左右,胡不以墅奉丞相取右职?”复曰:“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缙憾之,由是废。数岁,改同州刺史,岁歉,州有京畿观察使儲粟,复辄发以贷人,有司劾治,诏削阶,停刺史。或吊之,复曰:“苟利于人,胡责之辞!”久乃拜兵部侍郎。复尝言:“艰难以来,始用宦者监军,权望太重,是曹正可委宫掖事,兵要政机,叵使参领。”帝不听。又言:“陛下厥初清明,自杨炎、卢杞放命秽盛德,播越及兹。今阽于危,当惩乂前败。”杞对上或谄谀阿匼,复厉言:“杞词不正!”帝色胎,谓左右曰:“复慢我。”因诏复充山南、江淮、湖南、岭南等道宣抚、安慰使。初,淮南陈少游左附李希烈,而张镒判官韦阜杀郊、陇叛卒,不应楚琳。复还执政,建言:“陛下反正,功臣已贵矣,唯甄善汰恶为未明。少游位将相,首臣贼,皋名浅官下,独挺挺抗忠。如以皋代少游,则天下瞭然知逆顺之理。”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复曰:“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令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度以生赏政由是数。”从一以闻,帝不悦。复辞疾上政事,许之。贞元四年卒,年五十七。

节选《新唐书·箫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敝
B.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敝
C.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
D.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德,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用一个年号。
B.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京城所管辖的县为京县(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C.监军,指监督军队,也为官名,指监督军队的官员。唐玄宗时开始任用宦官为监军。
D.揖,指拱手行礼,也指古代的拱手礼,属于相见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行礼方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复生于豪贵之家,不慕奢华。他出生在外戚之家姻戚从亲多以服御车马互相炫耀,他却常穿着破旧脏污的衣服在房间里刻苦学习。
B.萧复为官关心民瘼,勇于担责。他任同州刺史时遇到年成歉收,因开仓借粮给百姓而被削除品阶,他说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怕承担责任。
C.萧复行事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他不怕得罪宰相,抵制高官诱惑,拒绝将别墅送给宰相王缙;卢杞对皇上谄谀迎合,他予以厉声斥责。
D.萧复为人坦荡无私,敢于进言。他建议不要让宦官参与军政机要,建议用忠贞的韦皋替代奸佞之首陈少游,以便让天下人知道逆顺之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
(2)陛下厥初清明,自杨炎、卢杞放命秽盛德,播越及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须陀委营,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即斩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世充 谢:告别
D.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跑,击退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七。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乙)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选自《滕王阁序》

【小题1】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B.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C.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D.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B.腹稿,指内心酝酿成熟以供表达的诗文构想。“腹稿”的典故,源出自王勃写作的故事。后来,人们就把预先想好而没有写出来的文稿称为“腹”。
C.冠,帽子,指代成年。古时人20岁左右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二十左右年纪的男子或女子。
D.簪笏: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小题3】对上述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刘祥道读了信以后,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年轻的人才。
B.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说这么下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就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C.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藏起来,王勃缺乏处世经验,就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怕事情暴露受到牵连,情急之下,王勃就下手杀了这个官奴。
D.《新唐书·王勃传》所记载的“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指的就是《滕王阁序里》说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这句话的意思,“喜托龙门”表明王勃会坠海而死。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1)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题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材料二: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口:“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B.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C.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D.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纵横术,指战国至秦汉时期,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如张仪、苏秦等人所使用的谋术。
B.辟,古代指授予官职,文言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封、拜、除、授”等。
C.华阴,“华”指华山,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之阴”,所以该县因在华山南麓而得名。
D.翰林是古官名,最早追溯到唐代,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并备皇帝咨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才华横溢。苏题称赞李白才高可比司马相如,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唐玄宗初见李白便赐他为翰林供奉。
B.李白狂放不羁。李白为官后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他被赐金放还后,还穿着御赐宫锦袍月夜泛舟,旁若无人。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甚至让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为他研墨。
D.李白声名远扬。李白在华阴公堂上的供状并未署名,仅历数自己在长安之事,县令立刻知道他的身份,并将他释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2)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