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起句“芙蓉金菊斗馨香”选取了芙蓉、黄菊竞相绽放、争香斗艳的景致,体现了“重阳”的季节特征。
B.上片的“天气欲重阳”则是更进一步点明了节气,直言正值重阳时节,为后文的登高写景与抒怀做出了合理的铺垫。
C.下片中的“碧天长”一句用“长”字状天,看似平常,却写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天空宽阔无际之状。
D.这首词通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闲适中略带感慨的情绪。写得极富情致。
【小题2】本词在写景方面很有特点,结合全词从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9 01:3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②赢。笑从双脸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②斗草:古代妇女用草进行比赛的游戏。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画卷。
B.“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衬托的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塑造了东邻女孩这一形象。
C.“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了这位少女纯洁无暇,富于想象力。
D.词的上片通过感官感受,传神绘景,生动而鲜活;下片写人,写少女嬉戏,活泼天真,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E. 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小题2】词上片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