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玠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 乃除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淮南王长史。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

玠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玠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节选自《陈书.褚玠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能属文   属:写作B.未审堪其选不   审:明白
C.玠乃遣使执显文  执:捉拿D.信后因义达谮玠   谮:超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项是
A.玠九岁孤 泉涓涓始流
B.前后令皆脏污免 去六月息者也
C.化而鸟  时舍人曹义达高宗所宠
D.高宗患  臣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B.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C.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D.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玠有才士器度。他打小就为人所称誉,长大后,仪容风采甚好,善于应对,博学能文,词义典雅,不喜好艳丽绮靡的文风格调。
B.褚玠廉洁奉公。他在山阴县令任上因被诬陷免官,竟然没钱回京,只好留下靠种蔬菜自给,幸得皇太子书信并恩賜粟米,才得返京。
C.褚玠擅长骑马射箭。他曾跟随司空侯安都在徐州外出打猎,遇到猛兽,褚玠张弓射箭,一连两发都从野兽口中射入,直入腹中。
D.褚玠刚毅耿直。他敢于鞭打仗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富民陈信的父亲陈显文,并在担任御史中丞时赢得直筒子脾气的赞誉。
【小题5】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02 10:0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幼聪敏,精识强记。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徵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更名徵,字希祥。梁承圣初,高祖为南徐州刺史,召补迎主簿。寻授太学博士。天嘉初,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所居以干理称。至德二年,迁廷尉卿,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掌诏诰。寻授左民尚书,与仆射江总知撰五礼事。后主器其材干,任寄日重,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每十日一往东宫,于太子前论述古今得丧及当时政务。又敕以廷尉寺狱,事无大小,取徵议决。俄有敕遣徵收募兵士,自为部曲,徵善抚恤,得物情,旬月之间,众近一万。徵位望既重,兼声势熏灼,物议咸忌惮之。寻徙为中书令,将军如故。中令清简无事,或云徵有怨言,事闻后主,后主大怒,收夺人马,将诛之,有固谏者获免。祯明三年,隋军济江,后主以徵有干用,权知中领军。徵日夜勤苦,备尽心力,后主嘉焉,谓曰“事宁有以相报”。及决战于钟山南岗,敕徵守宫城西北大营,寻令督众军战事。城陷,随例入关。 徵美容仪,有口辩,多所详究。至于士流官宦,皇家戚属,及当朝制度,宪章仪轨,户口风俗,山川土地,问无不对。然性颇便佞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徵不修廉隅,皆此类也。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会旨,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郎,卒,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蔡徵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B.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C.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D.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右迁”“陟”表示晋升;“左迁”“迁谪”表示降职等。
B.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C.后主,在本文指陈朝的末代君王。我们熟知的“后主”还有蜀汉的刘禅,南唐的李煜等。
D.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徵孝顺父母,笃守孝道。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就按成人礼节为母亲服丧;他的父亲认为蔡徵有孝子王祥的品行,替蔡徵改名。
B.蔡徵政务娴熟,办事干练。陈后主诏令蔡徵决断廷尉寺狱大小事情;蔡徵受命招募兵士,十天到一个月之间,招募兵士将近一万人。
C.蔡徵位高权重,险遭不测。蔡徵担任中书令时,有人说他有怨言,陈后主听闻后大怒,想杀蔡徵,幸有人极力谏诤,蔡徵才免于一死。
D.蔡徵历官三朝,颇受器重。梁高祖征召他为主簿;陈后主让他给太子讲述古今得失和当时政务;隋文帝召他咨询,授予太常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母刘氏性悍忌,视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谨,初无怨色。
(2)隋军济江,后主以徵有干用,权知中领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玠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为桂阳王友。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①,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顷之,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玠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玠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至德二年,追赠秘书监。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子亮,有才学,官至尚书殿中侍郎。

(节选自《陈书·褚玠传》)

注①百里之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在古代,通常一个县大约在百里左右,因此可以称“县长”为“百里之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B.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C.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D.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文中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手起家”的“起家”二字语义不同。
B.山阴,是古代地区名,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是会稽郡二十六县之一,在文中也称“稽阴”。
C.志铭,刻在石碑上埋在墓地中的铭文,大多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D.东宫,是古代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玠才华横溢,深受时人看重。褚玠年轻时以才器著称,善于占卜,博学能文,所撰写的章奏杂文都能切中事理。
B.褚玠执法如山,不畏豪猾宠臣。褚玠担任山阴令时,捉拿陈显文处以鞭刑,杀鸡儆猴,使得山阴县无人再敢触犯法律。
C.褚玠关心政务,主张典制改革。朝廷典章制度废弛,执法官员因循守旧,褚玠主张制订条例,但因未完成而没有推行。
D.褚玠才德兼备,深受东宫宠幸。褚玠无钱返京时是太子亲赐粟米二百斛,过世之后更得太子亲自制作碑铭,以表追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
(2)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小题5】褚玠的“百里之才”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敌。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淮南路。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曰:“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
   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B.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C.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D.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路,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就是这个意思。
C.“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D.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时专指知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败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
②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父虯,齐国子博士,谥文范先生。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而异之。起家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镜所宜甄擢。”瞻即辟为太学博士。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昉曰:“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御史中丞乐蔼,即之遴舅,宪台奏弹,皆之遴草焉。迁平南行参军,尚书起部郎,延陵令,荆州治中。太宗临荆州,仍迁宣惠记室。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刘显、韦棱并强记,每与之讨论,咸不能过也。
还除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迁正员郎,尚书右丞,荆州大中正。累迁中书侍郎,鸿胪卿,复兼中书舍人。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后转为西中郎湘东王长史,太守如故。初,之遴在荆府,尝寄居南郡廨,忽梦前太守袁彖谓曰:“卿后当为折臂太守,即居此中。”之遴后果损臂,遂临此郡。丁母忧,服阕,征秘书监,领步兵校尉。出为郢州行事,之遴意不愿出,固辞,高祖手敕曰:“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遂为有司所奏免。久之,为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常卿。
遴好属文,多学古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好。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传》尚阙。之遴乃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高祖大悦。
太清二年,侯景乱,之遴避难还乡,未至,卒于夏口,时年七十二。前后文集五十卷,行于世。
(选自《梁书•刘之遴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值之遴在坐 值:遇到
B.瞻即为太学博士 辟:征召
C.操笔立成 立:立即
D.丁母忧,服阕     忧:忧虑
【小题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B.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C.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D.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尚书王瞻曾探望任昉,任昉极力向王瞻推荐刘之遴,言明鉴的人应当选拔任用刘之遴。
B.刘之遴的舅舅乐蔼是御史台中丞,御史台的奏弹,都由刘之遴起草。刘之遴曾担任宣惠记室。
C.高祖在刘之遴坚决推辞郢州行事一职的情况下,亲自写诏书留住了他,刘之遴后又担任多职。
D.当时只有《左传》没有高祖的义疏,刘之遴就著《左氏》十科等合三十事上奏,高祖很高兴。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 
②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曾祖琇之,齐左民尚书、吴兴太守。祖臶,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父稚孙,梁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令。奂数岁而,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沛国刘显时称学府,每共奂讨论,深相叹服,乃执奂手曰:“昔伯喈《坟》《索》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

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景军士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晋陵自宋、齐以来,旧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监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劳卿厚意,幸勿为烦。”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迁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中书舍人,掌诏诰,扬、东扬二州大中正。天嘉四年,重除御史中丞,寻为五兵尚书,常侍、中正如故。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及世祖疾笃,奂与高宗及仲举并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等入侍医药。世祖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乂,四海事重,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奂乃流涕欺欷而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安成王介弟之尊,足为周旦,阿衡宰辅,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天康元年,乃用奂为太子詹事,二州中正如故。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选自《陈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B.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C.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D.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用作古代帝王的自称,先秦时一般为诸侯王自称。
B.受禅:中国古时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指王朝更迭,新皇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C.二千石:汉代官秩,又为县令的通称。汉制,县令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
D.践祚: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也指帝王即位,登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奂才几岁时就成了孤儿,但他爱好学习,善于写文章,涉猎通晓经书史籍诸子百家的著作,当时号称学问渊博的刘显也佩服他。
B.叛贼统帅侯子鉴是侯景的心腹亲信,朝廷官员见到他都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然自若,不愿取媚于凶暴丑恶之人,保持自己的气节。
C.永定二年,孔奂担任晋陵太守,以清白自守,妻子和儿女都不到他任官的地方,所得的官俸,也分送救济孤儿寡妇,郡中称他为“神君”。
D.孔奂性情刚直,世祖病重时,认为天下的事务重大,有废除皇太子另立继承人的想法,孔奂积极支持,世祖称他有直道而行的遗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2)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